廣州的王越靠近沿海,可以從洋人手裡搞到一批火器應急,但是不代表湖廣明軍也能夠這麼辦,雖然說張嶽也是讓工匠們開始仿製偽唐賊軍的火槍了,但是一時半會可是仿製不出來多少的,至於火炮就更加沒有可能快速仿製了。
唯一讓人值得安慰的就是,張嶽動用了自己的人脈關係,從江南地區的水師裡搞來了一部分佛郎機炮,如今譚榮手中就有其中的八門,這個佛郎機炮可不是北方邊軍用的那種百來斤的小佛郎機炮,而是水師用的大炮,其中最輕的都有百五十斤,其中過半都是三百斤的佛郎機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這種後裝散彈炮的射程不咋地,但是在百米距離內的火力還是相當猛烈的,不比大唐王朝批次裝備的一百五十斤散彈炮差到那裡多。
不過譚榮手中的這些佛郎機炮也是和那些碗口炮一樣,因為射程太近,只能用來打擊敵軍的步兵,而無法作偽遠距離的壓制火力使用。
派出去救援靖州的一萬五千人裡,就帶走了其中足足半數的佛郎機炮,這讓譚榮略微放心不大,認為就算是路上遇上偽唐賊軍的主力攔截,無法得到靖州守軍配合的情況下,這一萬五千人也有一戰之力。
至於打贏,嗯,譚榮還沒有這麼自大,他並不認為單靠這一萬五千人就能夠徹底擊潰偽唐賊軍的七千主力。
不過他也不需要擊敗這七千偽唐賊軍主力,他只需要略微逼退偽唐賊軍,維持住補給線就行了。
再等十天半個月的,興泉府裡的賊軍定然是要餓死的,哪怕是餓不死恐怕也是到了強弩之末,到時候自己再揮軍猛攻,奪取興泉府城應當是不成什麼問題的。
然後自己手頭上就能夠多出將近兩萬人的機動兵力可以運用了,不用是用於西進黎平府還是回援靖州都可以。
等到那個時候,整個戰場的走勢都將是自己說了算。
譚榮有著自己的戰略規劃,而方希同以及陳科橋同樣是有著自己的戰略規劃!
當方希同接到了來自第四軍的軍情通報後,也是對著地圖看了許久,然後嘆道:“這陳科橋的膽子可不小,他這是要把自己當成了洪水之中的頑石啊!”
他一眼就是看得出來,陳科橋的戰略計劃非常簡單而粗暴,就是要硬生生的切斷靖州到興泉府的明軍後勤補給線,這甚至都還有阻擊、殲滅明軍回援兵力的構想。
但是這樣做卻是很冒險的,稍微不注意就會陷入明軍的兩面夾擊,乃至包圍之中。
畢竟靖州和興泉府兩地的明軍加起來,可是有六萬多人呢,譚榮就算是分出一兩萬兵力回援,加上靖州內的守軍也有三萬了,這樣打起來的話,只有七千人的第四軍可就比較危險了。
不過陳科橋既然已經是做出瞭如此冒險的計劃,不管第四軍最後的結局如何,但是他都已經是成功為第二軍創造了機會,創造出來瞭解圍興泉府城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所持續的時間興許只有那麼短短十幾天時間,如果考慮到軍情通報在路上耽誤的時間,那麼留給第二軍的時間就更不多了,所以方希同是一天時間都不準備浪費。
畢竟當方希同接到第四軍的情報時,距離第四軍事實切斷明軍補給線都已經過去了四天了,譚榮甚至都比方希同早兩天知道此事,現在譚榮派遣的援兵已經是朝著靖州趕去了。
如此一來,給方希同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所以他接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就是釋出了全軍動員令,並下達命令明天一大早全軍就開拔,目標:興泉府。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整和補充,雖然方希同麾下的部隊還是沒能恢復到巔峰狀態,但是也是比之前大敗而歸的時候好得多,如今他手底下的核心部隊,也就是第三步兵團雖然補充的新兵有點多,但是好歹是恢復了滿員狀態,軍械數量也是經過了緊急補充,恢復滿編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方希同手底下已經有了一個齊裝滿員的第三步兵團,嗯,就是裡頭的新兵多了一點,其中至少四分之一計程車兵都是剛從新兵營裡補充過來的,看上去有點不靠譜,但是其他部隊更不靠譜好吧!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