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第三步兵團可是他重新發動進攻的底氣所在,雖然說這個步兵團現在新兵過多,戰鬥力已經是比不上巔峰狀態,但是好歹是他麾下唯一的一個正規步兵團了,不指望這個團,他方希同還能指望什麼部隊,難不成指望那些輔助部隊或者是守備軍嗎?
除了第三步兵團外,他手底下的確是有其他部隊,包括第四守備團、半個輜重團以及若兵、騎兵等輔助部隊,不過除了第三步兵團外,炮兵、騎兵只能算是支援兵力,而原本堪用的輜重團,也是隻有兩個營,這兩個營裡的新兵更多,因為很多老兵都被抽調到了第三步兵團裡去了。
此外這兩個營的輜重部隊任務也很繁重,因為他們要肩負起臨近前線的物資護送任務,大唐王朝裡的物資運輸,一向來都是後方運輸交給民夫運輸,捕盜營或守備軍護送,而臨近前線的物資運輸則是交付給輜重部隊進行護送。
除非是把敵人徹底包圍了進行攻堅作戰,或者乾脆是被敵人包圍了,不然的話輜重部隊一般不參與前線戰鬥,因為他們要維持補給線。
而另外一個能夠參與一線戰鬥的第四守備團因為沒能在貴州俘虜新的明軍俘虜,所以士兵補充困難,雖然樞密院那邊費盡心思從柳州調遣了一部分守備軍增援,但是也只恢復到了兩千人的規模,而大唐王師裡一個守備團的滿員編制可是三千人呢,缺員三分之一的第四守備團戰鬥力也是比較弱的。
好在第三軍那邊支援了一個守備團,不過這個守備團也不能拿下參與一線戰鬥,因為偌大的一個黎平府不能只靠當地的捕盜營維持局勢,要知道此地還殘留著不少明軍的小股部隊呢,此外貴州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落入明軍之手,如今唐軍只能夠在鎮遠府那邊進行抵抗,並且因為兵力不足已經是多次求援。
為了擋住明軍從東北部殺下來,方希同也是不得不抽調了兩個營的守備軍北上鎮遠府加強當地的防守,不求能夠反攻明軍,但求能夠穩住當地的局勢,不讓明軍衝下來。
這樣的話,他在黎平府的大方後,就只能留下三個營的守備軍進行駐防了,另外還有大約一千多人比守備軍更差,連稍微強悍一點的土匪和地主武裝都打不過的捕盜營。
所以到最後,他所能夠集結起來向黎平府發動進攻的部隊並不多,只有大約六千人而已,而這六千人已經是他手底下所能夠動用的最多,同時也是最精華的部隊了。
這六千人裡,又以第三步兵團為核心!
次日一大早,方希同就是率領這六千大軍再一次東進興泉府,因為上一次差點被明軍埋伏,所以這一次他東進的時候是非常的謹慎,派出了大量偵騎前出偵查,避免再一次撞進明軍的埋伏圈羅裡,不過謹慎不代表著進軍速度慢,實際上他進軍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黎平府裡偽唐賊軍動了,而且還是大舉朝著興泉府而來,這個訊息很快就是被譚榮所得知,不過對此他也是早有預料,並且已經是留下了足夠的兵力應對!
興泉府裡剩下的超過三萬五千人的大軍,可是有足足兩萬人都是準備用來應對黎平府之敵的。
當即他就是派出快馬傳令前線大軍,堅決的攔截、阻擊偽唐賊軍,不得讓他們靠近興泉府城一步。
而這一切,興泉府城裡的王單旭等人都還不知道呢。
在沒有無線通訊的年代裡,一個城池被徹底包圍後,幾乎就是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絡,即便是偶爾有快馬能夠趁著黑色和速度突圍報信,但是這種方式其實並不太保險。
這興泉府城本來就沒有多大,明軍也不都是步兵,人家手底下也是有騎兵的,雖然沒有和北方邊軍一樣有著成規模的騎兵部隊,但是零零散散的騎兵還是有一些的,封鎖攔截這些報信快馬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不知道外圍的友軍部隊已經為了自己正在發動規模浩大的攻勢的王單旭,依舊是按部就班的讓部隊進行死守,同時儘可能的節約糧食。
甚至為了補充糧食的不足,王單旭已經是忍痛下令宰殺部隊裡的馬匹等牲口,至於城內的雞鴨豬狗等牲口,早已經是被殺光了。
部隊裡的馬匹等牲口可是非常寶貴的物資,不客氣的說對於大唐王師來說,一個士兵的價值遠遠是沒有一匹馬的價值大。
但是現在被困在城內,馬匹也是用不上了,還不如殺了當糧食呢。
王單旭在城內想盡辦法延長堅守時間的時候,方希同率軍殺入興泉府的時候,靖州州城以西大約二十里外。
陳科橋卻是心情相當不錯,甚至還有餘興和幾個中高階軍官們吃了一頓酒,這酒還是從明軍的運輸隊裡繳獲的。
自從屯兵于靖州城外乎,第四軍的日子過的不要太滋潤,先是攔截了一支靖州城內發往興泉府的運輸隊,然後又是攔截了兩支湖廣腹地運往靖州的運輸隊。
繳獲的糧食以及各種軍需物資多的不得了,連帶這些物資,他們還順帶抓獲了兩百多人明軍衛所兵戰俘以及超過一千人的民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糧食等物資第四軍欣然笑納,極大的減輕了第四軍的後勤壓力,甚至現在哪怕是第四軍被斷了補給線,但是單靠儲備的糧食都能夠支撐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