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比如低年級的前三名,高年級的前五名都將會得到李軒的親自教導,尤其是對六年級的三個學生以及五年級的七八個學生,李軒可是親自負責教導的,其原本的老師頂多就算是助教而已。
同時為了避免外界的人汙染他們的三觀,採取的是封閉式管理。
李軒其實就是把幼軍營完成當成了軍校來管理,其管理模式是嚴厲而殘酷的,沒有所謂的人道或者民`主。
李軒一方面是期待著透過幼軍營得到大批從小接受軍事、科學教育,並且忠心無比的軍官外,其實也是期待著從這些少年裡得到一批真正的科學人才。
不需要他們有多厲害,但是隻要達到了後世的初中生水平,那麼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就已經足以充當研發人員、主要工程師之類的角色了。
比如說李軒做了好幾次夢都想要製造出來的蒸汽機,原理非常簡單,幼軍營裡的幾個高年級生都已經是開始想辦法造出試驗品了。
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功,五六年級的幾個學生指揮著一群鐵匠們打造了一個鍋爐,然後直接用木材燒水,用銅管匯出水蒸氣,其水蒸氣成功的推動了葉輪的轉動。
儘管這個裝置只是最簡單的蒸汽機試驗裝置,距離實用還有一萬八千里呢,但是試驗獲得成功後,也就是證明了蒸汽機的確是可以作為動力來源使用的。
至於說什麼時候能夠造出真正實用的蒸汽機用以推動輪船,抽水機之類的器械運動,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李軒覺得這個時間不會短,而且有可能極為漫長。
不過這種事急不來,就跟研發鏡子一樣,那些工匠們搞了這麼久一樣沒搞出來,但是李軒不著急啊,慢慢搞就是了,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十年,他就不信搞不出來,死都要搞出來。
他又不是要造什麼原子彈,只是想要造個最原始的蒸汽機而已,花上幾年甚至十幾年他還真不信搞不出來。
對幼軍營的改革,也是李軒在這個時代小心翼翼展開後世現代教育的一個小措施,因為老師只有他自己一個人,並且他自己也是忙得很,所以註定是不可能大規模展開的,只能是先培養那麼十幾二十個人,而且還不能是花費太多的時間培養,只能是選擇最優秀,自學能力最強的那一批人進行培養。
李軒培養他們的目的也不是讓他們能成為科學家之類的,李軒只是希望能夠培養出來有一批種子來,然後讓這些種子擔任老師,教導更多的人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要在幼軍營採取高年級生教授低年級生的緣故。
御學堂、國子監、幼軍營,這就是李軒目前所採取的三種人才教育方式,每一種的教育方式乃至學生的物件都是不同。
御學堂的學生都是現役軍官,這些現役軍官的身前乃是棄筆從戎計程車子。
國子監的學生乃是普通學子。
而這兩個群體的學生入學之處一般都是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了,放在這個年代來說都是成年人了,三觀已定,接受能力不強,但是簡單培養一番後也能勉強可用。
而幼軍營的學生清一色都是孤兒,而且年紀偏小,沒有家庭束縛,同時三觀尚未形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李軒愛怎麼培養就怎麼培養。
而這一次登極恩科裡那些算學以及雜學成績優異者,都將會被補充到國子監裡學習。
不過這些人裡頭並不包括黃志遠。
作為一個傳統士子,黃志遠自然是沒怎麼接觸過,甚至都是不屑於接觸那些雜學的,算學的話倒是勉強可以,但是他的強項還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史論和策論的成績也算是不錯。
潯州府院試的考試成績出來後,黃志遠以第五十八名上榜,成為了大唐王朝的第一批新科生員。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