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龐大的明王朝都是給李軒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柳八苟、方東全他們見識有限,根本就不瞭解一箇中原中央王朝有多麼恐怖不同。
李軒卻是一直都非常瞭解的!
一旦讓明王朝的上層注意到大唐王朝,並且重視起來的話,那麼大唐王朝將要面臨的將會是一個總人口上億,東西萬里,南北萬里的超級龐然大物。
正泰縣這樣的縣級單位,明王朝足足有一千多個,同時帶著軍民特性的衛四百餘,所三百餘。
這些資料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足以讓李軒這個被爹坑了的反賊兒子頭皮發麻,乃至對未來徹底失去希望。
這也是為什麼李軒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想要逃跑,不和方東全他們玩造反遊戲的主要原因,因為他根本就看不到造反成功的希望,哪怕是一丁點的希望。
後來即便是被迫繼續待在山溝裡當這個莫名其妙的大唐皇帝,但是李軒始終都遵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夾著尾巴當這個山溝皇帝,儘量不去撩撥明王朝這個龐然大物。
不攻打龍華鎮和正泰縣城,甚至都不敢給那兩個千戶所的明軍造成太大的傷亡,這一切都是基於這種顧慮。
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李軒認為自己還是需要繼續夾著尾巴當皇帝,儘可能的避免引起明廷上層的注意。
不過這麼一直躲在山溝裡低調發展也是不可行的,因為很多時候事情都不是以他的意志所運轉的,總會出現他所無法控制的事,比如說之前的那一場暴雨。
還有,明軍那邊定然是不會放過大唐王朝的,等山外的那一千多名郡緩過氣來,定然會再一次拉上眾多的縣勇、民夫進山。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重新掌握主動權,李軒才會決定在夏收之際出山,收糧之餘牽制明軍。
但是到最後不管怎麼說,總歸是要和明軍打仗的,而且可以預期的是自己所面對的明軍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因為自己贏了一次又一次之後,明軍那邊又不傻,肯定會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兵力啊,直到擊敗自己為止。
而在這個過程自己如果被擊敗了,那就是萬劫不復,死無葬身之地。
如何在未來的戰爭中持續贏得戰爭?
李軒想來想去的,只能是依靠武器優勢了。
憑人口和各種資源,大唐王朝就是渣渣,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自己這個穿越者所帶來的技術優勢了。
而武器優勢是什麼,自然是犀利無比的槍炮!
眼前的這個工部作坊,就是承載了李軒對未來的希望,承載了大唐王朝的希望,李軒再怎麼重視都是不過分的。
因此在巡視結束的時候,李軒對著眾多工匠們大肆封賞,所有正式工匠,一律賜予獨立的磚瓦房屋,並會每月給予固定數額的米糧,這個額度和軍隊裡的伍長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