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老樊家壓根用不著什麼接濟,還挺懂得禮數,定然是希望他們李家能好好對待樊十。
“呵呵!親家母,你也太客氣了。你放心,十娘這麼爭氣,我們李家定然不會虧待她。我現在啊!只盼她能好好養身子,來年給我們李家添個白白胖胖的大孫子。”
劉氏聞言,笑容有些僵硬。
朱氏見她面色不怎麼太好看,疑惑道:“親家母這是怎麼了?難道不高興嗎?”
劉氏只得解釋:“最近工坊老趕工,身子不太利爽。”
言外之意,是有些逐客的意思了。
然朱氏沒有多想,只道讓她保重身子,省得明年抱不動大胖外孫。
朱氏知道,老樊家能有今日,全靠大女兒樊十一在鎮上的田莊開了一家胭脂工坊,還請了劉氏和一個妹子前去幫工。
她便想著,待日後樊十生下了孩子,由她來帶,讓樊十也去做工。一年好歹有十幾兩的收入,家裡的日子定能越過越紅火。
如此一想,朱氏便半開玩笑的提了。
“聽說十娘她大姐在鎮上開的香粉鋪子生意紅火的很,最近工坊裡頭又招了好幾名女工。哎!也是十孃的肚子爭氣,過門才一個月便有了訊息,要不然她那般聰明能幹,定能幫幫她大姐。”
劉氏面色更僵。
朱氏的意思,她哪裡聽不出來。不過說起樊十,她可不願大女兒再去招惹了。
故道:“沒有的事。十一娘那麼小小的一間鋪子,還是跟人一道合夥開的。這招收女工的事,聽說全由那頭的人做主。十一娘那會子是忙不過來,這才喊了我們母女前去幫會子忙。”
朱氏聞言,還以為劉氏不樂意幫助他們家,心裡頭當即有點不高興了。
可又不好直接表現出來,故笑道:“此事不急。十娘還得再等一年才能乾點活計,屆時她大姐的生意又做大了,指不定缺人的緊。”
劉氏便道:“那便借親家母的吉言了。”
朱氏見她興致缺缺,便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只在心裡嘀咕他們家怎麼對親家如此冷淡?
劉氏確實冷淡,想到樊十的事,她便覺得對不住人家。故不欲交往的太過熱情,藉著身子不適的由頭將朱氏給打發了回去,連頓午飯都沒有留。
朱氏雖然心裡頭不滿,不過看在今日前來老樊家報喜,沒花費什麼銀子的份上,便也就不再斤斤計較了。
只回去時向媳婦樊十提了一句,說她娘劉氏好像不太樂意她去工坊幫工。
樊十面色微沉,只道:“阿孃一向心疼我,大抵是怕我累著了。”
朱氏聞言,便不再嘮叨什麼。只道讓她平素別整日窩在家裡,多去孃家親戚妹子那裡走動走動,日後感情才不會生疏。
這般明事理的話,聽在哪個媳婦耳朵裡都要感動一番。但樊十不傻,自然聽得出婆婆朱氏的意思。
婆婆這是在提醒她,平素多巴結一下大姐樊十一,等生完了孩子好讓人給她安排一份事做。
說到底,不過是看她孃家如今有點底氣罷了!否則,她哪有日日窩在家裡的福氣。
......
樊十一這段時日的確是忙,整日馬不停蹄的忙家裡的事和鎮上的生意,辛虧還有嵇晏幫著她一道打理。
吳董也是時不時的獻獻殷勤。
他還記著上回答應樊十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