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上闕中,起篇“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寫室內之物,只此一句,“秋”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了,內外之景兩相契合,畫面感直接鋪開。‘輕、獨’二字用法極秒,和之後的‘雁,樓’二字,完美的表達了一個安靜又孤獨的女子,期望愛人回信和相聚的思緒。”
下闋則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借眼前之景來抒發,暗合流水落花的傷感,既情即景,又兼比興,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之後,“一種相思”到“兩處閒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上兩句,正因上文中,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激盪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奈了。”
“整體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在藝術上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堪稱女性視角婉約詞之代表啊。”
之後又思考了一會,總結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剪不斷,理還亂’這是我對此詞最後的感受。”
說完,蔡文華不看大家的反應,直接返回了座位。剛才的點評,自己一口氣完成了內心對於這首《一剪梅》的所有理解和感受。
所有參會的人員,都沉浸在“剪不斷,理還亂”的評價中,就如同身在《蘭陵王》電視中一樣,自己就是那個奇女子,秋日某天,安靜孤獨的登舟遊湖,眉間與心裡卻充滿了對蘭陵王的思念,落花和流水的美景反而成了愁苦的源泉。
林淑韻雖然只是從張紅妝口中,大致得知了《蘭陵王》的劇情。但此時,也陷入了《一剪梅》創造的意境中了。
大廳裡,剛才還充滿了嘖嘖的討論,在聽完了蔡校長的點評之後,又靜的如同鏡子的湖面。
任何多餘的話語,都不適合打擾這個湖面。
“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
優美的鋼琴音樂響起,如同秋日的北風,吹動了湖水。
唱一首水調歌頭
那明月何時能有
我站在梧桐樹下
期待你回眸....
方興用如同傾訴一般的歌聲,拉起了眾人低下正在沉思的頭顱。
怎奈何驀然回首
你皺起眉頭
怎嘆吶山有木兮那木有枝
心悅君兮啊君不知
可是前世與你錯過太多事
怎嘆吶秋有月兮那月有詩
也不及與你相守時
夢裡與你山水再相識...
夢裡與你山水再相識...
喜歡轉職藝術家請大家收藏:()轉職藝術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