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靜一靜,現在方興已經完成了這次命題作業,不知道大家是想先看詩詞?還是想先聽方興的歌曲呢?”
崔文正看著大家討論的差不多了,瞬間把話題進行了轉移,下面的人群這才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主題上來。
大廳里人們開始大聲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尤其以音樂學院和後排的同學們,都喊著要先聽歌。蔡文華和唐建國的隊伍,卻一致決定優先看看方興的詩詞。雙方沒有爭吵,只是不同聲音的博弈,明顯喜歡聽歌的人群佔比大。
方興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我新創作的新歌曲,配樂主要以鋼琴為主,搭配了古箏,笛子等很多古風樂器,我也沒時間製作配樂,請大家原諒我今天不能為大家演唱。”
臺下出現一片失望的哀嘆。
崔文正想了想,這時候不能拉跨啊。看向臺下,與其中一位確認了一下眼神。站了出來。
“方興同學不用顧慮,今天把這次研討會設立在這裡,就是因為這裡的音樂器材很全,學校裡唯一的鋼琴,就在幕布後面。”
“而且隆重的為大家介紹,今天參會的一位鋼琴界泰斗人物,音樂大學的於雲芝教授。於教授的神奇,相信再坐的各位,都有所耳聞。她絕對有能力,在看過兩遍曲譜之後,就能達到曲譜演奏級的要求。”
此時,臺下的音樂學院座位中,一位四五十歲的女教授站了起來,上臺和大家打了下招呼。後排的學生們一片驚呼,居然才發現今天來的這位大神級的人物,號稱魔鬼鋼琴手的於教授。頓時掌聲一片。
於雲芝長得很文靜,保養的很好,尤其那雙玉手。上臺後,方興就能感覺到一股撲面而來,她自帶的絕對的自信。於雲芝和大家打完招呼之後,走到方興面前,“能讓先我欣賞一下你的新作麼?”
方興很禮貌的回了一聲“於教授好”,接著從襯衣口袋裡,拿出《怎嘆》的五線譜遞到了於雲芝手中。
於雲芝拿起了曲譜看了一遍,就眼睛開始發亮。對方興說,“曲子不錯,雖然今天不能完美演繹,但我能保證,基本完成樂感的表達。”笑著就直接下臺了,坐在座位上,和身邊的幾位開始研究樂譜。
“大家靜一靜,鋼琴需要移到臺前,於教授也需要時間熟悉曲譜。方興同學不妨先書寫新作的詩詞,讓大家先評鑑一番。”崔文正說道。
“好好,反正也不急著一會。”
唐建國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蔡文華和同來的人員本來就是衝著今天新詩詞來的,當然願意先一睹為快。
在工作人員再次拉了一塊移動黑板上來之後,方興開始寫出了自己準備的詩詞。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看完方興書寫的古詞後,蔡文華已經站了起來。他身旁的人們也止不住的開始騷動,有目瞪口呆的、有出聲湧讀的、有互相開始討論的。
蔡文華乾脆直接上了臺,對大家示意了一下,開始大聲朗誦起這首《一剪梅》。
聲音磁性而低沉,但不妨礙臺下的人們靜靜的開始聆聽。
“佳作,佳作啊”蔡文華朗讀一遍後,不由得感嘆起來。
“今天再坐的各位,就請賣我一個面子,由我繼續為大家品鑑這首《一剪梅》吧。”臺下的人都呵呵笑了,這裡您資格最老,不用我們賣面子。
隨後,蔡文華就側身看著黑板,開始講述起來。
“此詞透過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另闢蹊徑地揭示出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審美體驗,又有精妙的審美傳達,堪稱一首工緻精巧的別情佳作。”
“詞義淺顯易懂,我就在此不做字面意思的講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