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太監大喊了一聲。
百官整齊劃一的走進了奉天殿裡頭。
朱元璋環顧了一眼四周,問道:
“藍玉為何不在?”
蔣瓛道:
“涼國公有病在身,請了兩日假。”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蔣瓛一眼。
輕輕點了點頭道:
“那就不管他了,諸位愛卿,有什麼事兒便啟奏吧。”
朱允炆立刻給了黃子澄一個眼神。
黃子澄立刻站了出去,拱手一拜道:
“臣黃子澄謹奏:竊惟《大明律》首重十惡,弒藩大逆,罪在不赦。不日前臣李暄在天子腳下,私制火槍刺秦王,實罪無可赦!若不立即將其賜死,稽刑逾旬,恐生三患:一則藩屏離心,二則奸宄效尤,三則民疑天憲。
臣伏乞陛下速將李暄移交三法司,明正典刑,以彰天威,如此則社稷幸甚,臣民幸甚!”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怒意,他煩躁的用指關節敲擊龍椅,久久沒有言語。
齊泰,方孝孺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紛紛站了出來,高呼“臣附議”。
朱元璋將手中象牙笏板重重拍在龍案上,丹墀下頓時鴉雀無聲。
皇帝鷹隼般的目光掠過諸臣烏紗,聲如寒鐵相擊:
“李暄此獠,梟刺宗藩,咱本欲將其凌遲處死,但念在他於國有功的份上,咱便法外開恩一回,免了凌遲之罰,判其斬首之刑,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黃子澄等人聞言皆是面露喜色,連忙稽首:
“陛下聖明!”
接著。
黃子澄立刻開口說:“此等大奸大惡之輩,多活一日都是浪費朝廷的糧食!臣伏乞陛下立刻將李暄移至午門,梟首示眾!”
朱元璋沒有回答,轉頭看了蔣瓛一眼。
蔣瓛立刻心領神會,說道:“涼國公藍玉遭李暄詭計矇蔽,誤撥軍械熟鐵以資火器之造,深以為疚,閉門待罪。旬日前曾特囑臣下:"李逆伏誅之日,當使吾目見其歿。"然今國公偶染沉痾,臥榻難起,依臣拙見,暫緩一日明正典刑,似無不妥。”
黃子澄正欲反對。
朱元璋卻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既是藍玉的請求,那便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