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得寫罪己詔!”
崇禎:“這玩意,孫兒幾乎每年都得寫一次。”
“……”沉默了一會,朱元璋咬牙切齒問:“你若是真寫了這罪己詔,今後臉面往何處擱?”
崇禎理所當然的說:
“為何要在乎顏面?皇祖不久前才教育過孫兒,當皇帝,該無恥的時候就得無恥!而且……孫兒並不覺得這是丟人的事情,後世史官只會誇獎孫兒從諫如流,大義滅親,有漢文帝,唐太宗之遺風。”
說完這話的時候,崇禎突然發現朱元璋的臉色變得比剛剛難看了許多。
他心裡一個咯噔,猛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這個假設,該不會是真的吧?
他猶豫了一下,小聲問:“皇祖,被逼死的藩王是秦王還是晉王?”
朱元璋惡狠狠瞪了崇禎一眼:“不該問的,別問!”
接著沉默片刻,又問:“你,知道李暄嗎?”
崇禎愣了愣,面色有點古怪:“這李暄,莫非就是逼皇祖說的,能比肩諸葛武侯的人?”
“咱說過了,不該問的別問!”
崇禎立刻閉嘴,低頭。
而朱元璋若有所思。
按照原本的歷史,朱允炆繼位削藩,然後朱棣就會被逼清君側,但自己既然已經知道了後來發生的事情,那麼按理來說,後來的歷史必然會有所變動,崇禎朝的危機都不應該存在!可崇禎這兒的情況,卻沒有發生絲毫改變。
所以朱元璋隱約猜測到。
原本的歷史上,李暄應該早在第一次死諫之時就已經被自己處死,自己並沒有進行改革,是系統的出現讓李暄活下來,從而改變了原本的歷史。
至於為何明初的改變沒有影響到後世,不得而知,但多半和系統的存在有關。他都能穿越時空了,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安靜了一小會兒。
朱元璋略顯疲憊的聲音在崇禎耳邊響起:
“你告訴咱,歷史上,秦王朱樉是怎麼死的。”
崇禎不假思索:“被王府之中的下人下毒殺死。”
“毒死的?”
朱元璋愣了一下,猛然想起了李暄不久前說過的話,即便他不殺,昊天也會對秦王降下天罰!
“所以說,即便李暄那日沒能得手,被咱調換的那杯毒酒,遲早也會回到老二的手上?呵,呵呵……”
自嘲的笑了兩聲,朱元璋讓崇禎呆在宮中,穩住局勢。
然後就帶著蔣瓛回了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