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
晚朝。
文武百官在奉天殿覲見。
朱允炆遠遠看了李暄一眼,憤慨的小聲的對黃子澄說:“李暄如今得皇祖父信任,且委以重任,若是做不出成績也就罷了,若是做出了成績,今後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指不定又會拿出什麼手段來對付我們,黃先生,我們該如何是好?”
“殿下安心!他即便能做出成績也無用!”黃子澄篤定的說:“我上回其實已經與殿下提過了,他若是執意要與殿下作對,必為皇上所不容!”
“理是這個理。”朱允炆嘆息道:“可我就是放不下心啊,那李暄就和一隻蒼蠅似得,每次上朝,都要噁心我一回,長此以往,若是皇祖父真受其影響,輕視於我該如何是好?”
似乎有點道理啊!黃子澄微微一愣,眉頭皺起,沉思片刻後壓低聲音,附在朱允炆耳邊說:
“稍候上朝,我就請陛下立殿下為皇太孫!”
朱允炆心臟猛地一跳,又驚又喜又懼,“可是,皇祖父不同意該如何是好?我完全沒法與父親相提並論,如何能入的了皇祖父的眼?”
“殿下切莫妄自菲薄。”黃子澄道:“殿下知書達理,孝悌忠信,雖然比不上太子殿下,但也足夠優秀,陛下怎麼輕視?再者說,不立殿下為皇太孫,還能立誰?允熥殿下嗎?恕我直言,允熥殿下無論是學識還是能力都完全無法與您相提並論!”
朱允炆聽見這話,臉上的“驚”與“懼”逐漸消散。
此時,朱元璋出現在了奉天殿之中。
高呼萬歲後,朱元璋馬上問李暄:
“咱交代你的事辦的如何?”
李暄道:
“臣已有眉目。”
朱元璋面露喜色:“說。”
李暄道:“臣苦思冥想,發覺想賺銀子這事大體得分為兩部分去做。”
“其一是開源,其二是節流。”
朱元璋道:“你先說開源。”
“這個簡單,加重商稅,放鬆海禁。”
話音才落,朱允炆就站了出去,剛剛黃子澄的話給他帶去了極大的信心,以至於有些膨脹,想要討回昨日因為李暄丟的臉:
“真是可笑!李暄,爾可知陛下為何要減免商稅?”
“天子不當與民爭利,加重商稅,便會顯得天子與那些商賈一般唯利是圖,有損天子形象。”李暄隨口回答。
“既然知道,那你還敢提這種意見?李暄!你可真是膽大包天!還不快快向陛下認罪?”
可是李暄忽然笑了起來:
“哈哈哈!我就隨便說說,你還真信這一套啊?”
“你,你這是何意?”朱允炆又氣又惱。
李暄看了眼黃子澄,齊泰,又抬頭看了眼朱元璋,笑道:
“陛下,臣就說吧,不能讓允炆殿下一直跟著那些腐儒學東西,陛下看,多好的一個孩子,都給學傻了。”
“李暄!你放肆!連允炆殿下都敢編排?”
黃子澄大怒。
“你他孃的住嘴!”
朱元璋狠狠瞪了黃子澄一眼,轉頭看著朱允炆,恨鐵不成鋼的說:“站回去,別給咱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