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系列的考試之後,謝明鈺很順利的進入青城書院。
書院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自由。自認為擺脫了家長的嚴厲監督,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逃脫了溫室,而自己已經足夠成熟的少年,受到了打擊。
因為書院裡全是秀才和舉人,所以大家的壓力都比較大。而且,每年都會有考核,夏季和冬季各一次。故而平時的學習也是很繁忙的。學習的東西很多,內容比之前的要更深更廣。諸如法家經典,道家經典,也被列入學習的範圍。
例如四書五經,之前的學習就是記熟,會背誦,理解他們的意思。現在進了書院,就改為研究了,用自己的話解釋,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瞭解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與此同時,還要兼顧考試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這一時期的藏書閣的作用十分顯著,裡面有許多的歷代文人雅士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的給學生啟發。第一年,在這漫長的時光裡,謝明鈺幾個,就成了藏書閣的常駐人員,經常來看書,不拘是什麼書,只要有空閒就來看。甚至還自己拿了自己的椅子,在三樓佔了個常駐的座位。當時只是單純的喜歡看,沒想到在未來的生活中,還有用到的地方。
在此期間,書院還請到了許多重量級的大腕,來書院裡,舉辦講座。
例如,當朝的首輔梁首輔,來到書院做講壇。很明顯,首輔是個道家子弟,崇尚黃老之學,對於漢景帝的“文景之治”深有研究。比較喜歡“清淨無為”的治理方式,故而在這一時期,朝廷對於各項發展都比較放任,商稅和農稅都比較低,特別是的“輕徭薄賦”。
梁首輔之所以來的原因,就是書院有兩個夫子對於道家的經典特別推崇,寫了許多關於《老子》,《莊子》等經典的感悟以及自己的註解。
還有一個是全國的鉅富,石崇,也是皇商。在這個時代,對於商人的偏見已經慢慢的扭轉了過來。而且,石崇的祖輩是隨著開國皇帝一起打江山的,還在戶部任職。而今,石崇在理藩院工作,同時也兼顧自家的生意,每年為官府捐不少的稅,是以很受人的尊敬。
他並沒有想象中的油膩市儈的模樣,反而清雋斯文,不過他講的內容並不是如何經商的事情,而是他在職期間遇到的事情,以及解決的辦法。很吸引人,有很震撼,不過有或許都人表示,一定要隨他學習番邦的語言,他也大方表示了同意。
這一段經歷使得謝明鈺也對道家充滿好感。再加之這段時間看了許多的佛經。這種時候也開始反思自己,原來自己是個膽小鬼,也有些隱秘的嫉妒,很多的時候心裡也會自卑。
此外,謝明鈺在這幾年之間還選修了律科,農科。而且書院為學生們提供了實踐的地方。
在學習律科時不只是學習的法律條款,還被範先生帶到了府衙旁觀為官者是如何判案的,甚至是法律的變通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了自己的興趣,還增加了自己的責任感。啟朝的開國皇帝曾經大力推行法制,不過反對嚴刑峻法,下旨廢除了很多的酷刑,還留下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並且堅持執行。
據說,曾經的太子,由於馬匹受驚,在大街上發狂,撞壞了很多商家的東西。結果被一位御史參了一本,罪名就是在鬧市縱馬,擾民。在《律典》中對於這種行為有規定,無意擾民,且不傷民的,處以罰款,並且要義務為該區域服務兩個月。傷民甚至致人死亡的,要賠款,服役。有意的,但不傷民,要服刑3個月到一年。有意傷人的,服刑5到十年。
於是太子就被罰了錢,賠償商戶的損失,並且在街上做了一名巡防人員兩個月,幫忙管理城區的安全的,環境等。
此外,書院組織學子深入到附近的村莊,對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狀況,產量都進行了記錄。並且做了詳細的報告。選擇農科的特別辛苦,每一旬都必須去實地探查一番,對於植株的生長狀況都必須記錄下來,對於它所採用的措施也需要記錄。最終對於產量以及他的成本都玩進行計算。最終形成一份報告。對於一些植物的種植還要到處去找有經驗的老農去取經,進而將其推廣,促進農業的發展。
最搞笑的還是何意,他對於養殖比較感興趣,而養殖的動物,書院有提供。每人對於大型的動物領取一隻,如,馬,『奶』牛,山羊,梅花鹿等。而小的動物,如雞、鴨、鵝,每人需要領取五隻。由於怕麻煩,他領了一隻『奶』牛,即可以完成任務,又可以和牛『奶』。他仔細思考一番,就選了這個。結果就比較悲劇,每天要帶著去洗澡,喂草,擠牛『奶』,整個找了個大爺。剛開始可能有些抓狂,但是習慣了,就覺得挺好的。
甚至謝明鈺的夫子還帶著他們班的學子去到了蜀州和南疆,在一路上探究沿途的風光以及風俗文化,尤其是許夫子在坐船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畫畫,甚至借鑑了西洋技法去描摹,畫出的畫,真實可感。謝明鈺在此時也想將所見的畫面畫下來,給一直忙碌的父親,大哥,也給很少有機會出來的母親和姐姐,甚至是遠在京城,記憶已經模糊的祖父,祖父。所以在船上時,就纏著許夫子讓他教自己畫畫。就這樣又又學一技之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甚至於,父親在信中開玩笑,如果謝明鈺考不上舉人,可以憑藉這一技能謀個差事。
而另一位夫子,姓謝的,特別喜歡寫遊記,每到一處,就喜歡到處走,找到感覺有故事,還喜歡交流的人,記錄一些令人感動的事情。
有一次,大家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山裡,本以為要『露』宿荒野了,喝冷水,就乾糧了。但是很幸運的在山中間有一個小小的村落。只是人不是很多,都是一些老年人。據說他們是守陵人,世世代代都在都守在這裡。不過,如今的世道變好了,就放年青人去繁華的城市,而他們一群老的,還要遵守時代的承諾。夫子記下這個故事,臉『色』十分複雜,“誠信乎?頑固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故事的結束。
到了南疆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但是這裡並沒有很冷,大家還穿著單薄的衣衫。南疆並沒有想象中的落後和粗鄙,只是大家的服飾和禮儀有很大不同。也沒有武林話本中的各種奇『藥』巫蠱。只是這邊的氣候的原因,毒蟲毒草較多,出門在外要十分小心。
因為時間有限,大家就走到南疆的東北部地區,就已經開始迴轉,因為出來已經大半年了,而冬季也已經來臨,為防止冬季河流封凍,路途難行的問題妨礙行程,就匆匆的回了揚州。
不過這段經歷都是十分寶貴的,要自己主動體察民情,深入百姓的生活,學會了辨別、分析、總結,更學會了尊重及欣賞。
總是在其中遇到了一些不快的,黑暗的事情,依舊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三年的生活對於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大家雖然大部分都在揚州的附近居住,但是很默契的都選擇了住校。只是住在學院有諸多規定,例如不許帶僕從,你的事情要自己動手去做。在這裡用餐,不允許浪費,可以給別人,但不許故意浪費。要保護這裡的住宿的用具,而且要兩到三人住一間。但是這個比較活泛,可以自由組合。
剛來的時候不習慣,謝明鈺還將自己的髒衣服帶著回家洗,還寫信給父親,甚至遠在京城的大哥抱怨。時間長了,就覺得將衣服拿回去,或是抱怨什麼的,比較羞恥,漸漸的謝明鈺也就自己拿著那些衣服去洗,這樣竟然還交了幾個朋友,原因就是沒有少爺架子。
總之這三年時間,謝明鈺不僅個子長高了,心理更是迅速成長,心態更加舒朗,逐漸成長為一名品『性』極佳的少年郎。
喜歡佛系公子請大家收藏:()佛系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