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花瞧這些點心正好是她愛吃的,但是都吃了又太給平王長臉,就挑著吃了三樣。她已經養成了吃點心的習慣,幸好這個時代的點心也沒有什麼新增劑,吃多了也不怕,就是容易肥。
吃過點心,她就站起來在屋子裡活動了一下。如果天氣好的日子,她會去花園逛逛,但是現在天氣這麼冷,她只能在屋子裡走動一下,唯一的運動也是清點一下她的首飾盒子或者衣櫃,看看有什麼是她明天想穿戴的。如今才過了年節,家家也娶了親,府裡的事務並不多,她在早上去看寶和公主前就已經把一些事務處理完了。再說一般管事來回事的時候平王也在,平王也會幫她分擔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珠花其實挺想問,他這都在家呆了許久了,難不成他不準備去翰林院了?但翰林院這地方清閒的很,就算他整年不去也沒什麼,畢竟有個全年不露面卻依然拿著俸祿的白逸之學士在,珠花想到這個也就沒有多問。
又過了些日子,寶和公主的病也好了,家家在家裡也呆不住,又想著離家去外面看看。以往他要出門,珠花是不會攔著他的,但是現在他是有媳婦的人,這媳婦也是他自己想娶的,珠花便沒有答應。
“等你的媳婦學好了漢話,還有把康朝的規矩大概學會了,你才能走。”珠花肅著臉說。
“如今已經有位嬤嬤在教她了,用不著孩兒親自教吧?”家家小心問道。
“那就請那位嬤嬤去鄉下莊子榮養,你親自去教公主。”
家家知道孃親還是有些氣不順,再想想這些日子陪著小心的平王,他也不敢跟珠花對著來,當即說道:“倒不必如此,孩兒會跟嬤嬤一起教導公主的,孃親放心,不用半年時間公主就能學會。”
珠花微微點頭,朝家家看了一眼。
家家知意,馬上說:“孩兒現在就去教她。”
珠花這才滿意。畢竟要跟媳婦過一輩子的並不是她,也沒有道理讓她養大了三個孩子後再來養一個兒媳婦,這不真正帶童養媳了?若是在前世,她大概能讓兒子成家之後就搬出去,遠香近臭,婆媳問題本來就是自古以來的大問題,她可不想被逼成為苛待媳婦的惡婆婆。
寶和公主過了年也才十四歲,她跟一個十四的姑娘實在計較不起來,憑心而言一個和親來的公主在康朝的確會受了別人異樣的眼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種時候她這個婆婆護著她也沒用,關鍵是得他們夫妻心齊。
其實珠花自問也是有一點排外的,前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還不覺得,後來廠子裡也來來回回請過許多外地工,也有外地過來專門做設計的實習生。她和其中一個姑娘挺聊得來,儘管那姑娘後來並沒有留在她的工廠。她臨走前和珠花吃了一頓飯,就談到了當地人排外的事。那時珠花是否認的,覺得這姑娘想太多,直到幾年之後她也會跟一些人議論哪個地方來的人挺拎不清的,招工還是能招本地就招本地吧,免得對方做了幾年培養出來了又馬上走掉了。
人際關係都是相通了,你呆在一個沒有歸屬感的地方,時間久了心裡總會有別的想法。珠花自己是穿越來的,哪怕一開始就決定融入這個世界,幾時還會有不適應的時候。她在很早的時候考慮過未來夫君納親的事,儘管心裡膈應但若是發生了,她卻不得不讓自己去接受。她現在倒慶幸平王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這也讓她對這個時代的印象更好了。
寶和公主本來就是個聰慧的,有家家和院裡的嬤嬤教導她學問和一言一行,她學得很快,也知道了是真的不用每天去珠花那兒立規矩,初一十五去一下就成。
全家人一起相處的時候其實並不多,頂多就是晚上吃頓飯,寶和公主還在學東西,珠花想著等她學好了就得帶她出去訪友,畢竟是家家的媳婦,有些親友還是要認得。
平王府的日子又漸漸恢復平靜,邊關多處也沒有像之前那樣劍拔弩張。
西越的戰事一停,其他幾處朝廷也照著對西越的態度能和談就和談,若是不能便集中兵力進攻,力求儘快平息戰事。儘管有些人還不怎麼情願,卻不得不遵從聖上的旨意。也因為戰事已平,原泰沒有再去邊關,而是在兵部任了侍郎,主要管車馬。
南陽郡王行事低調,哪怕朝中有不少人高看他一眼,他也沒有因此失了分寸。府上除了劉側妃外,孟氏又為他安排了一位通房。原泰雖然收用了,但是私下也跟孟氏聊了一聊,明說了府裡至少要再添一位嫡出的孩子才可以有庶出。孟氏知意,私下自會安排,她不像那位薄命的皇后姑姑,身為命婦哪些事要做哪些心思又不能起,她心下明白的很。
喜歡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請大家收藏:()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