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自那天珠花跟她說了一番話後,私下也去打聽了博哈爾一些事。這是個能屈能伸有志向的人,她暗想,至於是不是良配,誰又能知道呢?只能看自己的命了。她的孃親命就不好了,本是出身書香門第,也有過青梅竹馬,偏逢戰亂被山匪所擄成了壓寨夫人,若干年後又遭厭棄,被扔在了並不太平的城鎮鬱鬱而終。而她在送去父親那兒的路上,也見過了許多妻離子散,當時她便想,若是見不到父親她會如何?
她到底還是到了父親身邊,和父親以及繼母繼妹一起生活。這樣的生活並不比以前差,但也不能夠讓她感覺安穩,甚至時常讓她心生悲意,她不止一次地想過,若是當時沒來,她會過得如何,也許會嫁入農家碌碌一生,也許會淪落風塵歷盡艱辛。這樣相比,或許作為侯府嫡小姐的生活還是好的,等她出嫁了跟侯府再不沾關係了,也許就能更好。
可惜她的婚姻並不如她所想的那般,自她聽說侯夫人要把她嫁給別人家的庶子後便什麼也無所謂了。她心知自己只有柔順地接受並不會反抗,索性就隨他們安排,她只想在並不自由的一生能抓住一些切實的東西能讓她感到活著的趣味。
中秋節的大街上人來人往,比七夕那天要熱鬧得多。他們用了一餐飯後便去燈會看燈,這次各個商家都在鋪子前面放了自家做的燈籠,據說燈會結束後還有評出哪家商鋪做的燈籠最好獲得一定的彩頭。他們一家家看過去,有猜燈謎的攤子也會停下來試試。
方九郎才高八斗,猜個燈謎是小菜一碟,逛了沒多久就贏了好幾個燈籠,大都給了珠花。
“你家中弟弟多,多拿幾個。”方九郎小聲說。
珠花很是感激地點頭,道了聲謝,倒讓邊上的姜三娘醋意大發。
“我看前面那盞畫著嫦娥奔月的宮燈不錯,不知方公子能否贏來?”姜三娘嬌俏地問。
方九郎也覺得那燈不錯,便去了攤子猜謎,不出意外,他猜中了。店家遞來燈籠時,姜三娘順手接了過去,朝方九郎微微一笑。
“多謝。”
燈籠已經到了她的手中,方九郎自然不能要回來,微一皺眉,他轉頭朝珠花瞧了一眼。
珠花連忙說:“我已經有三盞了,已經夠了。”
“那是給你弟弟的。”方九郎執拗地說,看了看珠花手中各種動物造型的燈籠後,他決定再去贏一盞宮燈來。
珠花無奈地跟在他身後,邊上的餘世子也有些無奈。果然,他就不應該找個太搶眼的人來當陪襯,原本三家小姐來了只有姜小姐盛裝出席也就罷了,剛剛還跟西海郡王聊過幾句的姜三娘現在也圍著方九郎,西海郡王身邊倒沒人了?這是三家小姐都不願意和親嗎?他以為至少徐侯的長女是願意的,只是受家勢所累,旁人皆說徐家女教養不好,他也就沒有撮合她和西海郡王的念頭。畢竟將來嫁過去是得當郡王妃幫著郡王管理一方的,還得為朝廷提防著西海郡王生出不臣之心,若是沒點教養和才識眼界,怕是難當此任。他從父親那兒知道珠花是個聰慧的,可惜她看來並不想遠嫁。
現在來相看的兩位小姐已經跟著陪著來的方九郎走了,餘世子即使是不看好徐青青,也不得不讓她露露臉。徐青青倒比他想的知機,不待他說什麼,便適時說道:“聽聞今年的燈會,除了猜燈謎贏燈的,還有比腕力贏燈的,只是不知這攤子設在哪兒?”
“是嗎?”餘世子應了一聲,笑著跟博哈爾說:“若真是如此,可得看看殿下一展身手。”
“好說。你們中原這燈謎本王看不懂也不參合了,這比武我倒還可以試試。”
說話間,餘世子的長隨已經打聽清楚擂臺設在哪兒,到了那兒一看也不是比武,只是掰手腕。擂臺上的每一盞燈都做得繁複華麗,每次主家都會挑出一盞燈來,若有人看中便可上臺,幾個人互相比下來最終獲勝的人就能贏得那盞燈。
若是金花在就好了,珠花暗暗可惜,有些輕蔑地掃了周邊的漢子一眼,就他們這些人,金花一秒鐘就能拿下。
“那盞跑馬燈真好看。”姜三娘指著中央一盞畫著美人撲蝶的跑馬燈,轉頭期待地看向博哈爾。
怎麼哪都有你,珠花微一皺眉,看向徐青青,故意大聲問:“徐姐姐覺得哪盞好?”
“自然是猛虎嘯林那一盞。”徐青青看著臺上的燈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