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咱們的糧草又快吃光了……是不是該發兵攻打和州了?”
“是啊,這幾個月來,弟兄們每天除了屯墾還是屯墾,早就盼著好好打一仗了!”
“公子,您就下令吧!”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已是至正十四年的秋天。這一年的前半年,整整六個月時間,郭洺沒有再對外動兵。
如今的他,坐擁濠、滁,兩州六縣之地,每日都有慕名來投的四方豪傑,雖說已極力簡拔留用了,但幾個月來,手頭的兵力還是膨脹到了九萬之多。
九萬多人,意味著有九萬多張嘴要吃飯,而先前從豪紳那裡強徵的糧草,眼看著已撐不了多久,這讓他很是頭疼。
總不能再去跟豪紳們索要吧?吃大戶就像往池塘裡養魚,得慢慢來,哪有一言不合就抽水的?
沒辦法,為了解決糧草供應,郭洺只得一面讓李善長等幕僚,組織殘餘的百姓恢復生產,一面讓部分士兵脫離訓練,到兩州六縣的無主之地進行墾荒。
然而饒是如此,短期內卻還是收效有限,吃飯問題依舊困擾著大夥。
因此今日大堂例行議事時,不少將領皆提出,應該及早向南邊的和州進軍。打下和州,一來可以緩解糧草不足的困境,二來還能淘汰掉本部那些戰力較弱計程車卒。
“各位弟兄,此事先容我考慮考慮。”
大堂中央的官帽椅上,聽罷眾人的提議,郭洺嘆了口氣,閉著眼睛思索許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和州其地,元廷有重兵把守,就是真要進攻,也得謀定而後動,急不得,急不得……”
對於攻打和州的事,他心中顧慮重重。倒不是擔心元軍人多,元廷號稱在和州有十萬守軍,實際上能有兩三萬就不錯了。而他手裡的九萬兵馬卻是實打實的,完全無懼對方。
之所以會猶豫不決,主要還是考慮到歷史的走向問題。
按照史書記載,元朝丞相脫脫,會在今年的十月左右,統率百萬大軍南下,圍攻張士誠於高郵城。
而除了高郵城外,屆時元軍還會分兵進攻揚子州的六合。六合就在滁州的東面,此時正被另外一夥義軍佔據著。所謂唇亡齒寒,六合若被元軍攻擊,郭洺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這就是他這六個月來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
至於和州之戰,要到至正十五年,也就是明年正月才會發生。倘若現在就把此事做了,很可能會影響他對歷史大勢的掌控……
“公子,恕俺老花無禮,俺實在想不明白,您究竟在擔心什麼?”
花雲性子耿直,見郭洺不同意攻打和州,“騰”地從座位上起身,撇嘴道:“和州堅固不假,人多也不假,可要是因為這樣您就不敢發兵,叫弟兄們怎麼看?”
“老黑說得沒錯,公子,您就不要再猶豫了,優柔寡斷,乃是兵家之大忌!”馮國勝不顧哥哥馮國用的阻攔,也跟著起身附和。
至於徐達、胡大海等人,口中雖沉默不語,卻都用一種複雜的眼神望著郭洺,想來心中皆認同二人的話。
只有坐在角落的朱元璋,雙目半閉,一聲不吭,臉上亦不見任何表情。
說起來,基本每次商議軍情,對方都是這副模樣。因為他知道郭洺不信任自己,自己沒有參與討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