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萱尚未決定是否出聲招呼, 程峪已經向她拱拱手, 喚一聲,“楊姑娘”,又朝眾位生員學子解釋道:“這位是之前翰林院侍講學士楊修文楊大人的次女,兩個月前開了這家鋪子賴以為生並拉扯幼弟……我也是前幾日無意路過才知道,鋪子生意頗為冷清。我曾與楊大人有過一面之緣,又聽說顧姑娘自縊身亡,心裡頗多感觸……今日引幾位來, 一來是恰逢至此, 二來也是替楊姑娘的鋪子揚名,以後諸位若是方便,還請代為宣揚一二。”
楊萱這陣子既要準備家裡過年物品, 又惦記著沁香園的生意, 著實忙得不可開交,極少會想到爹孃。
此時聽程峪提起楊修文,楊萱不由紅了眼圈,忙側身遮掩住。
諸人見此情狀,心頭頗多感觸, 拋去黨派之爭不提,楊修文在士子圈裡名聲頗佳, 他學問好, 為官清廉, 又願意提攜後輩。
在場之人雖然並沒與他接觸, 可或多或少也聽別人提起過。
又思及六月那場問罪, 處死百餘人,有文士有莽漢,唯獨楊修文神情坦蕩斯文儒雅,便是臨死前也是一派君子氣度。
如今他家中留下弱女幼子,豈能坐視不管?
眾人紛紛點頭應好。
楊萱屈膝行個禮,開口道:“多謝高義,諸位大人既肯替敝店揚名,需得先嚐過東西才好,若是說不出精妙之處,說給別人,別人也未必肯信,白白辜負大人好意。”
說罷,將自己這些日子鼓搗出來的點心擺出來。
瑩白的雲片糕切成月牙狀,盛在霽藍釉的碟子裡,是為一彎月;
七夕節吃的巧果,用刻成五角星狀的模具卡出來,點綴月牙四周,是為滿天星;
發糕切成小舟狀,盛在孔雀藍的圓碟中,以竹枝為櫓,紫蘇為帆,留白處灑幾片糖漬桂花,是為半輪秋;
切剩下的雲片糕也不浪費,在盤底鋪一層,上面綴幾粒枸杞或者擺幾片山裡紅,是為胭脂點雪。
另外還有 “相媚好”“白銀盤裡一青螺”等等。
程峪請的這幾人都是家境頗豐,能夠擺得起席面逛得起青樓的,平常也沒斷著吃點心。
通常點心鋪子都是論斤稱好,拿油紙包一卷,繫上麻繩貼張紅紙,講究點的會用木匣子襯著細棉紙,幾時擺成這般清雅不俗?
眾人立時來了興致,紛紛圍上前品嚐。
所幸張白案手藝不差,並不曾被人挑出毛病來。
程峪笑道:“乾麵衚衕點心鋪子好幾家,闖出名頭不容易,我給楊姑娘建議走演樂衚衕和有司衚衕的門路,如此看來點心名字取得清雅有餘柔媚不足,幾位都是飽學之士,於溫飛卿柳三變的詞作耳熟能詳,多多出謀劃策,在下定當銘記在心。”
程峪在文選司求賢科任職,職位不大,卻是個實權官,負責官員註冊、進士與舉人的揀選委派以及貢生的選拔謄錄。
即便士子家中有門路,已經活動好了職缺,可一概就任所需的公文手續都要經過文選司才能上任。
故而,在場眾人無一不願與他交好。
更兼文人沒有不喜歡顯擺自己文采的,當下你一眼我一語出了不少好主意,楊萱默默地記在心裡。
小半個時辰後,眾學子才起身離開。
松枝早已包起來七八包點心,每人奉上一包,殷勤備至地送出門外。
過了三五日,有司衚衕果然打發人來買點心。
楊萱找人做了十幾只清漆食盒,食盒分三層,每層能擺兩碟點心。
賣給演樂衚衕的就是按碟賣。
諸如雲片糕一斤十二文,用來擺碟,每碟不過三兩多,價格卻翻了兩番還多,三十文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