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萱心裡犯嘀咕。
這事兒她有兩處錯誤。其一是上元節那天的事情不該瞞著辛氏。如果早點說出來, 興許秦太太會有所防備, 對秦笙嚴加看管起來。
可當時她已經應允秦笙代為遮掩,怎好意思轉頭就把她出賣了。
而且,事情還涉及到蕭礪。
辛氏本就不喜歡看到她跟蕭礪有瓜葛,肯定又要斥責她。
其二, 便是今天不該貿然答應秦太太。
姑娘家遇到這種事情退避三舍都來不及, 她卻不知好歹地往前湊。
左不過就這兩件事情。
楊萱低眉順目地等著訓斥。
辛氏板著臉道:“阿笙是個好姑娘, 一時被豬油蒙了心, 犯了糊塗,我也替她惋惜。可是秦太太都勸服不了她, 你覺得你能行?而且,商量都不商量,自己就有本事做主了?”
楊萱老老實實地認錯, “娘, 我錯了,是我考慮不周,不該擅作主張。可是我看秦太太哭得可憐,又想起往常阿笙待我的好,不忍心撒手不管……娘, 將心比心,如果我犯錯, 您肯定也巴望著別人能拉我一把。”
辛氏怒道:“要是你做出這種醜事, 我頭一個不輕饒, 你或者以死明志或者剪了頭髮當姑子。咱們家幾代人傳下來的好名聲, 不能毀在你手裡。”
楊萱連忙跪下詛咒發誓,“娘放心,我不會亂來,絕對不會……後天,您也跟著一道去?”
辛氏“哼”一聲,“我能不跟著?就在眼皮底下都看不住,要是離了眼前,誰知道你又生出什麼主意來?”伸手把楊萱拽起來,“回去收拾東西,順便到田莊住幾天,這兩天熱得要命,阿桂身上快起痱子了……長到三歲多,阿桂還沒出過家門呢。”
這樣只說是去田莊暫住,就能把落楓山這事兒遮掩過去。
從內心來說,辛氏完全不贊成楊萱趟這個渾水,怕她被秦笙帶壞名聲。可看秦太太這情形,倘或楊萱不答應,說不得她會跪下來哀求。
到那時候,楊萱推脫不得,反而將秦家得罪了。
所以,辛氏與其生氣楊萱往裡摻和,更氣她自作主張。
楊萱猜出辛氏意圖,搖著她的臂彎,乖巧地說:“娘,我只去看阿笙這一次,要是她能聽過一句勸最好不過,如果不聽,我也算盡到本分,不會再去第二次。”
辛氏嘆道:“你懂什麼呀,就勸別人,別被她帶溝裡就是好的……你呀,不用多廢話,只說三點,其一為她將來的兒女著想,其二為父母爹孃的臉面著想,其三,家裡還有兩個沒說親的妹妹。阿笙是個聰明人,話說得太多不如她自己想透了好。”
楊萱連聲道:“我知道了,就按娘說得辦。”頓一頓,笑道:“田莊怕是有耗子,不如我帶兩隻貓過去好不好?回頭讓松枝出去買只竹籠子,像阿箏帶來那個就很好。”
辛氏沒回答,卻揚聲喚了文竹進來,打發她到外院讓張奎檢查馬車以便出門,再就讓松枝買竹籠。
楊萱則回到玉蘭院打點要帶的東西。
田莊裡被褥都乾淨且齊備,要帶的不過是換洗衣裳以及日常所用的筆墨紙硯針線笸籮等物。
又吩咐春桃把她這一年穿小的衣裳找出來晾曬。
田莊裡佃戶共十五家,差不多半數人家裡有小姑娘,即便桂花穿不上,送給別人穿也行。
楊萱索性又讓春杏到外面鋪子裡買回來一匣子各式絹花。
絹花很便宜,五六文一朵,這一匣子不過百八十文錢,比鄉下集市賣的更精緻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