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武定伯的內侄媳婦的閨女,而是武定伯兒媳婦的隔房伯孃的閨女。
攀扯到武定伯身上已經拐了好幾道彎了。
那個姑娘也姓楊,叫楊美。
不過人跟名字半點不相干,長得五大三粗不說,穿著滿池嬌的錦緞褙子,頭上頂著大大小小好幾樣赤金首飾,能晃花人的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別的姑娘都不願跟楊美站在一處,生怕沾了銅臭氣。
楊芷長在楊家,雖然也喜歡金子,可從小受辛氏和楊修文的薰陶,凡事以清雅精緻為美,怎可能低聲下氣地往楊美跟前湊。
可王姨娘說得也有道理,得主動跟別人交往才有可能認識到更多的人。
楊芷下定決心倘或再出門赴宴,定然要好生跟辛氏打聽仔細了。
只是夏日酷暑,沒人操辦宴會。
長日漫漫,終於過了中元節,過了中秋節,又過了楊萱生日。
大舅母新宅院的傢俱擺設總算安置妥當,看著黃曆挑出九月初六這個黃道吉日將東西搬了過去。
辛氏帶著幾位孩子去溫鍋燒炕玩了一天,而大舅母專程叫了席面回請楊府全家又是一天,再然後大舅母又委託辛氏邀請了秦家、薛家等能說得上話的往家裡玩了一天。
大舅母有了能走動的人家,就算在京都安定下來。
辛氏卻累倒了,在家裡歇了七八天才見好。
這會兒已經到了十月。
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太子終於有了好訊息,據說他又帶了數百人的精銳軍隊挺進中原,活捉了韃靼部落首領蘇哈木的三兒子蘇布寒。
現在已經班師回朝,不日將到達京都,在午門獻俘。
京都百姓群情振奮,他們打小兒就知道韃靼人在邊關騷擾萬晉百姓,可是從來不知道韃靼人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現在有了機會都想一睹蘇不寒的真實面目。
長安街兩旁的酒樓茶館臨街二樓的房間,在短短半天就被訂了出去。
大舅母耐不住辛媛吵著想看熱鬧,也花銀子訂了一間,到了正日子那天,約了辛氏母女過去看熱鬧順便吃午飯。
跟上次狀元遊街一樣,長安街兩側仍是人山人海,所不同的是,上次圍觀人群以大姑娘小媳婦居多,這次更多的是半大小子,還有些上了年紀的老漢和婦人也在其中。
毋庸置疑,依舊有穿著長身罩甲的錦衣衛在路旁維持秩序。
楊萱驀地想起蕭礪,從田莊回來約莫四個月了,她出過好幾次門,可一次都沒有碰見他。
今天這種時刻,想必他也會在場。
楊萱探著頭,目光一寸寸搜尋過去,突然就凝在一道瘦長的背影上——靛藍色的裋褐,暗紅色罩甲,腰間別一柄長刀,刀柄上的絡子都有些散開了。
應該就是他吧?
肯定就是他!
楊萱呼吸驟然停了下,心卻“怦怦”跳得厲害,那麼急又那麼亂,彷彿下一刻就要從口中蹦出來似的。
那人緩緩轉過身,露出一張白淨的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