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他們對仙山和老祖有多少感情,起碼顧恪對他們的感覺不算熟悉。
就像過節回老家,見到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的親戚,可大部分除了名義上,實際上幾年十幾年都沒相處過,哪兒來的親近感。
也就李秀兒還堅持在太平城擔任著大族老。
宋五娘還在碧海城開著遇仙居,碧海城的那個老武聖也是涼山寨老人。
熊小小還與熊家城有不少走動。
王小麥還在明州府城隱居。
這些人變相維持了顧恪與這幾方勢力的一點香火情,否則它們也不過是比較親近仙山的幾個勢力而已。
百年下來,誠心與它們差不多的勢力不能說特別多,但也不止幾個,真沒太多特殊的。
這或許也是大武那些皇王)室和世家門閥對下層無視的原因之一。
畢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能活到七八十,小部分中高層能活一百多歲,面對五六十就算“高壽”的百姓,也很難共情。
而此刻,顧恪很清楚蘇玉樓他們想要什麼,卻沒有遂他們意的想法。
蘇玉樓也明白,自己與仙山之間的“私人交情”,早隨著這百年時間流逝不見。
那無數的賜福金線,是針對所有人的鼓勵,與他無關。
他目前還擁有的一點“特權”,也僅限於透過“仙靈”,能最快查詢和釋出資訊。
這點是看在他是大新皇帝的身份上,需要他統籌全域性。
實際上他和仙靈也沒有任何私人交情,對方真就如一個冷漠機械的傀儡,只會按照規矩給予反饋。
再想想自家小妹蘇玉卿也有十多年,沒再見到那位“秦大人”,蘇玉樓就更是遺憾。
他倒是暗示過自家小妹,試著提出“追隨”對方去潛修。
當時秦大人沒有答應,後來才告訴蘇玉卿,仙山與皇王)室之人最多合作,其它無緣。
與蘇玉卿純屬個人私交,不能引其入仙山。
蘇玉樓除了暗歎運氣不夠,也沒甚辦法了。
世事就是如此,沒有甚麼特別的原因,有些事看似眼前,卻始終就差那麼一點,無法達成。
這事還真不是顧恪矯情。
蘇玉樓蘇玉卿兄妹是真正被大新天道“重點關注”的領袖人物,並且從它那裡得到了巨大好處。
否則他們兄妹沒那麼容易晉升武聖,一路坦途。
顧恪要是將他們收了,那就等於是在大新天道這裡“挖人”,挖的還是價值最高的兩人。
這是要給高額補償的。
之前的大小姐也是這種情況,但他給的心甘情願。
蘇家兄妹與他可沒特別的關係,顧恪自然不會當冤大頭。
況且將他們兄妹倆收進仙山,也沒甚用處。
實力上兄妹倆不過武聖,加起來還不夠大小姐一隻手打的。
管理領導能力上,顧恪這幾千萬人口裡也培養出了不少人才,比從大武成長起來的兄妹倆更貼近桃源的需求。
所以蘇家兄妹還是更適合繼續領導大新。
這裡有他們一路帶領培養出來的官員、將領、軍隊,還有信服他們的大新百姓,能讓他們的實力與能力發揮到最大。
讓他們進仙山養老,才是最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