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國高層還算是時代的浪花,再過幾十上百年,八成是沉底的泥沙。
顧恪與他們無親無故,才懶得在這些人身上多費心思。
……
大武五百四十五年,五月初七,夏至。
中庭中部風陵渡,兩河在此匯入天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本位於天河一側,百里方圓的荒山亂灘以及部分河流被納入了半山洞府內,再隱沒進虛空中。
這讓在天河跑船的生意人和老船工們議論紛紛,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定是在這場大戰中被波及,造成了河道有了小小的變化。
不過“消失”的地方大多不利行船,對跑船的商家百姓利大於弊。
因此隨口唸叨幾句後,也就沒誰再記掛這事。
大戰過去一月有餘,大武境內戰火依然未曾消失,只是涉及的區域和規模不如開始的三分之一。
大多數地域的百姓已經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
大戰不光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耽誤了不少時間,今年會比以往忙得多。
在這三河匯聚,中庭膏腴之地,那更是不能浪費。
而且這次大戰開始十日後,中庭中部的天氣莫名熱了起來。
大武與妖詭界連通後,日常溫度下降了十度以上。
中庭中部好一點,但也要在四五月的夏季才開始“春播”。
而這溫度一提升,三月時就達到了春播的氣溫。
這可不是小事。
若是這氣溫一直能高這幾度,一年起碼能多收一季的糧食,很多無法種植的作物也能重新種上。
三次天變都造成了嚴重的災禍,缺糧這事始終貫穿其中。
沒誰能不在乎糧食,大小勢力沒糧食,手下軍心不穩。
底層百姓沒了糧食,那就得全家捱餓。
即便大戰未完,此刻的中庭中部也到處是忙碌耕種的百姓,他們實力普遍不高。
實力高的人大多響應仙山號召,前去大武各地擊殺妖詭潰兵了。
只要殺得夠多,一人養活全家十數,甚至數十人都不難。
當然,實力普通者永遠是數量最多的那部分,各地倒也不至於無人種地。
不過中庭是這次大戰受損最嚴重的區域,人口銳減。
此刻空閒的田地太多,百姓再怎麼忙都種不完,只能一邊忙活,一邊望“田”興嘆了。
半山別府,這是大小姐自己起的名字。
所謂半山,自然是因為居所在半山處。
實際上這“山”就是彷照玉龍峰,一比一建造的——彷的還不是如今的玉龍峰,而是大小姐離開玉龍洞府前的那座玉龍峰。
居所被命名為半山別院,屋舍佈置與玉龍峰當初也有五六分相似。
------題外話------
感謝華榮王的打賞支援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