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在這裡,他的神念才能持久穩定地存在,並隨意凝成霧氣人影,灌注進各種武學、技藝來重複“播放”。
霧氣人影灌注的武學、技藝,不光能從他這裡複製,也可以從某些誠心者身上複製。
像彈琴人影就來自一名訓教司的女琴師大家,而炮製妖物屍骸的那個人影出自碧海城的宋五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浮空島秘境、海島秘境,是他陸續收集原材料進掌中乾坤,修建而成。
本來答應某個老天爺,不挖大武牆角的。
後來顧恪發現這似乎不現實,誰讓他現在還無法衝進妖詭那邊大肆挖掘呢。
最後挖牆角變成了交易,他用妖詭屍骸製造的仙田專屬肥料,換來了大量的普通空氣、泥土、水源、花草樹木。
等價交換,誰都不虧。
實際上普通物質擁有的魂源稀少,至少比仙山專屬肥料少了百倍千倍。
而且仙田肥料乃妖詭屍骸製成,等於挖妖詭的牆角,補充給大武。
一個只有妖詭受傷的交易就達成了。
他再將大武弄來的普通物質,在掌中乾坤裡捏成了各種型別的地塊,作為不同的秘境,隨機開放給誠心者試煉。
每一批人看見的秘境,永遠只是掌中乾坤的極小部分。
即便如此,建設秘境的普通物質對整個大武還不如九牛一毛。
他還沒能力建成一個完善的小世界,無法讓其獨力迴圈運轉。
全部秘境地塊加起來也就一千多里的長寬,而被包圍在永恆冰峰中的大武,南北和東西跨度都超過了十萬裡。
秘境的厚度更是堪憂。
有句話叫水面之下的冰山遠比露出水面的龐大。
同理,山嶺和大海表面的那一層真的只是一層“皮”。
哪怕上一世的珠穆朗瑪峰,類比到人身上,也不過是面板上的自然褶皺,在整體中的佔比微乎其微。
而秘境中的浮空山高度不過百丈,倒錐體的形態類似阿凡達。
看似又高又大,實際體積還不到玉龍峰的幾十分之一,只能靠浮空來唬人。
其實它壓根就沒浮空,而是顧恪利用視覺欺騙,把周圍支撐它的土地隱形,形成浮空的假象而已。
真讓它浮空?拜託,他辛辛苦苦賺點魂源容易麼,自然能省則省。
反正視覺特效足夠逼真,大武百姓的誠心度都是一樣的。
他也不會讓他們上手驗證真偽,無形屏障早就把他們與浮空山隔離了,一旦這些人想邁過界限就會被攔下,包括他們發出的聲音和光影都是如此。
所以哪怕上百人圍著浮空島或海島,實際彼此相隔不過數丈數十丈距離,他們也都沒發現旁邊就是自己的小夥伴們。
顧恪為何如此操作?無他,秘境的實際範圍真的太小,不太符合仙山的檔次。
所以得他們覺得地方很大,仙山的面子自然就保住了。
……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