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洞府比較靠西,因此先探出了西邊的邊界,而東面那一半幾乎是茫茫大海。
而在十多萬裡外,東南方的深海之中,那裡的永恆冰峰也出現了一處巨大的缺口。
靠著定時掃描,能發現不時有小批妖物朝大武東南進發。
但那缺口潛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峰處,模糊感知並不能穿透上百丈的海水,窺探其中虛實。
顧恪還是從湧出的異類魂源,以及濃郁的妖物氣息,判斷其中潛藏著更多妖物,或許不比北面黑霧通道里的詭物差。
一旦南北兩面妖詭同時發難,怕是不會給大武多少反應時間。
仙山的存在卻遏制了很大部分的威脅,起碼它們想“畢其功於一役”有些不現實。
若將大武比作棋盤,妖詭在開局時並不想下棋,就想靠著實力,直接把棋盤都掀飛。
結果顧恪硬生生把棋盤壓了下來,讓它們不得不坐上了選手席。
如今雙方才到佈局階段,即將進入糾纏廝殺的中盤。
只是大武本就居於弱勢,一旦失誤,棋局很可能中盤崩潰,直接輸掉。
作為意外入局的攪局者,顧恪正試圖把這局拖進後期,進入收官階段。
那時再憑藉系統開掛,大武才能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因此在與東南兩國的第二次交易前,顧恪就選擇了擴大玉龍洞府面積。
這擴充套件選項他早就想點了,可它唯一的缺點是太貴——需要一百萬魂源,還不能打折。
玉龍洞府原來東西長約五十里,南北寬約三十里,呈不規則的長條。
擴充套件時,顧恪直接將南北寬度增加,變成長寬都是五十多里的類正方體,如此也方便生產和管理。
看著突然寬闊起來的洞府,他花費掉的百萬魂源也沒那麼心疼,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魂源取之於東南,擴充洞府後開墾出的大批普通田地會源源不斷地出產異種食材,再賣給兩國。
這也算與兩國以戰養戰的想法相互呼應。
以後兩國繼續大賺,顧恪也不虧,簡直完美。
薩蘭珠請示過顧恪後,應小滿的要求,再次對洞府佈局做出調整。
於是普通田地、畜牧場都被挪到了靠外的位置。
工坊、加工坊原本需要水力帶動水車,順著水渠靠在峰腳。
現在也扔去了最西邊,緊貼著包圍山谷的崖壁,再單獨分出一個水靈球,專門給它們的水渠提供動力。
玉龍峰周邊成為了純粹的生活與娛樂區。
一切地勢、建築、景色,都以舒適度和樂趣性為主。
即便以顧恪的眼光看來,也覺得更為宜居,比他之前工作生活兩不誤的實用性佈局順眼得多。
這也不能怪他。
之前那一版佈局時,玉龍洞府還不夠大。
他的無相真經又沒到1000級,薩蘭珠這府靈仍是個二傻子,兩小才晉升武宗。
種田幹活的地方隔上幾十裡,終究不那麼方便。
現在他念頭一動,就能發動萬水千山神通,任何地方剎那即至。
實力最弱的小滿,以正常御空飛行,越過整個洞府只需百多息,稍微用力些幾十息就夠了。
這跟上一世顧恪下樓,在一樓小超市買瓶水的時間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