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賦肯努力的人,在同樣條件下表現更好。
再將這批人挑出來加強培養,一萬人裡出個上百名二輪高手都不奇怪——最初篩選身強體壯者,就是在提高整體素質,自然比隨機找一萬人來培養強。
同樣的道理,時間足夠,提供資源的情況下,這百多人中的佼佼者最後出個一兩名,甚至三五名武宗也很正常。
當然培養武宗耗時太久,也不易掌控,最後成功的人數必然會少一些。
不過一萬人裡有九千入門武夫,上百二輪高手,這種實力足以鎮守一兩座大型府城,或三五座中小府城。
培養這些人的耗費,比起以往不值一提,反正是用庫存詭晶、血核換的。
像東南野國第二批就交易來了二十萬顆詭晶血核,其中大半是最低階的,少量來自白詭、妖兵,換到的異種食材足夠培養二十萬人次入門。
換成寶藥最多培養出千多名二輪高手,十數名武宗。
只要一算就明白,他們現在買寶藥是超高溢價,遠不如平價購買異種食材划算。
武宗再強,也要足夠的一二輪武夫協助守城。
一旦這守城的基礎差了,防護陣法就容易被攻破。
那時武宗沒了躲避和恢復血氣的地方,要不留下來被圍毆到死,要不撒丫子就跑。
況且幾千人能隨時分配調動,對多個城池進行加強,武宗卻不可能分身兩地。
現在東南兩國最缺的就是可以自由調動的駐守軍隊。
二十萬入門武夫,兩三千名二輪高手,比起十數名武宗倒也不算什麼。
但是培養一二輪的難度,和培養武宗的難度不在一個層次上。
前者短時間內必然可以成功,且能隨意呼叫。
後者卻可能花費數年、十數年,成功後獨力性還高。
東南兩個國主又不是真傻,果斷選擇了見效更快,潛力更大的前者。
另外他們手中的存貨才用掉了最低階的部分,黑白詭晶和妖兵妖將血核幾乎還沒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旦全部投入,幾年內就能培養出百萬以上的入門武夫,上萬二輪高手。
但長期供養武夫花費不小,維持全武夫組成的大量軍隊更需要海量資源。
所以他們打算分成幾步,最好培養出軍隊可以收穫足夠的詭晶血核,再從仙山換取到足夠的補給。
如此以戰養戰,才能支撐住百萬武夫組成的軍隊。
顧恪也知道他們的打算,並樂見其成。
反正異種食材在倉庫裡又不會下崽,交易給一庭四國才能發大財。
僅東南兩國的第二次交易,就給他帶來了三百四十八萬魂源的收入,傻子才不樂意呢。
要不是洞府裡普通田地產出有限,無法確保長期穩定地支撐起百萬武夫所需,他早就想辦法引誘東南兩國瘋狂暴兵了。
因為他比兩國更清楚,妖詭的威脅遠超他們想像。
從它們那裡發了兩筆橫財後,魂源砸進系統建築升級,而超過五百萬的點券幾乎都用在了無相真經上。
如今無相真經等級正在朝4000級快速靠攏。
模糊感知的距離暴漲,以往只探測出部分的大武“地圖”已經“全亮”。
它以永恆冰峰為界,呈現出一個大致的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