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過之處,金光人影戰陣湧出,群詭集體立正等死。
一半威力的無極戰體,一掌也能轟出十數里的音爆氣刃,撕碎大片詭物。
哪怕沒擊殺到虛詭,她帶給北漠各城的震撼也不弱於顧恪和兩小。
蘇家兄妹出於種種考慮,大肆宣揚此次大戰的情形,還側重描述了仙山的武力……和物力。
光是隨後大批獎勵給有功之人的寶藥、戰器、異種食材,就大幅度削減了大武人對詭物的畏懼。
武夫群體更是很多人聽得眼冒綠光,咬咬牙就直奔北漠防線而來。
甚麼詭物數量眾多,甚麼黑白詭起步血詭小頭領虛詭大首領,統統顧不得了。
人死雕朝天,不死萬萬年。
之前去北漠的大批武夫裡,晉升二輪高手這類事都不值一提了——太多,壓根沒興趣說。
現在的北漠須得晉升第三輪武宗,這人的名字才有機會被各國提起,卻也未必能讓多少人記住。
唯有晉升八轉武尊,才會廣為傳頌。
畢竟北漠如今上百個新晉武宗,沒點特殊之處,大家隨口一說就拋在腦後了。
倒是新晉武尊尚未超過兩手之數,記起來容易。
相比之下,南野國和東海國有些尷尬。
既無北漠戰功的公開透明,戰功獎勵也不夠吸引人,仙山降臨的次數還少。
除了在本國紮根,不能遷移的大小勢力,它們對外來武夫幾乎沒有吸引力。
非但如此,它們本國的大小勢力也都陸續派出部分精銳,前往北漠搏一個機會。
萬一搏出個武宗,整個實力進可攻退可守。
即便不成,這也算分散風險,減小勢力一朝全滅的機率。
所幸兩國之前接收過一撥北漠移民,吸收不少人進入了官方和大小勢力,並加強了培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進一出之下,兩國的整體實力仍在提升。
不過北漠的提升勢頭如高峰崛起,兩國這邊卻混成了兩個小土丘,實在打臉。
而且永恆冰峰二次崩坍後,隱隱與北面詭物相互呼應,妖物對東南兩國的襲擾力度大漲。
兩國雖然頂得住,卻已察覺出不妙的趨勢。
這時,在顧恪的示意下,碧海城主動與東南兩國取得聯絡,表示“寶藥、戰器、異種食材應有盡有,欲購從速”。
對於再次跳出來的碧海城,東南兩國沒把它再當成“二傻子”。
蘭畫現在正與碧海城一塊兒,在南野協防。
任何勢力擁有一名武尊,再差也是“大武前百”,任何一國都不能無視。
待到見到碧海城提供的“樣品”,再拿去與北漠所得的同類物品作了對照試驗。
結果不能說極其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
這讓東南兩國的高層都有些懵:等等,這特麼的居然是真仙山出品,那碧海城的二傻子是真跟神農有關?
碧海城這邊早有預料,派去的特使很無辜地表示:“早告訴過你們了,我家老祖就在仙山。”
東南兩國一眾高層聽了,真是憋著滿肚子牢騷,卻是沒地兒發。
仙山在大武名頭越來越多,扯著仙山作虎皮的人和勢力可不止碧海城一個。
就像上一世的地震,有人說自己預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