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算起來,他或許該定期收些“加工費”?
經過一年多的試驗,顧恪終於調整出了一套比較合適的“義務教育”流程。
太平城的首批小學生的反饋證明,即便是填鴨,他那“一年全能”的計劃太過分,不少孩子就差患上“書本恐懼症”了。
所幸新春賜福時,這首批小學生基本都得到了大武辭海的灌頂。
這解決了他們最基礎的識字和武學基礎常識理解,為後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開始。
但這義務教育是從最大的普通群體考慮,他們大部分都沒有灌頂大武辭海。
因此大武辭海必須單獨拎出來,花一年教啟蒙部分,算是“學前班”。
之後的正式課程暫定兩年,期間上其它課時,再同步將大武辭海稍微“深”些的內容教完。
這樣一來,義務教育的時間暫定三年,強度自然比上一世的九年教育大得多。
但上一世的義務教育是為了生活,大武的義務教育是為了生存。
上一世不完成義務教育,當個社會底層,還擁有基本的生命財產安全,混口飯吃問題不大。
而不完成大武的義務教育,同樣是社會底層,卻時刻可能丟掉小命,甚至吃不上飯。
目的不同,學生的努力程度自然不同。
三年時間,對一般的大武百姓已經足夠長了。
至於家庭條件更好的孩子,可以再延長三年,甚至六年,完成真九年義務教育。
有這麼充足的時間,學生可以學全顧恪最初設計的一整套內容,基礎無疑更好。
不過這已經算是精英教育,耗費無疑很大,大多數百姓家是不可能辦到的。
這隻能看孩子自身的努力和天資。
實力提升得快,可以想辦法接受“在職教育”,學習補全基礎。
為了加快起步速度,顧恪會不斷以賜福的方式,讓目前的臨時老師得到實際好處——五大特性武學遲早能學全。
具備老師天賦的人大可“轉職”成真正的老師,長期從事義務教育這份有前途的職業。
五大特性武學無品級,又是外煉一類,教學時老師必須上手示範。
數十年如一日地做下來,老師就是頭豬都能到二輪,且會擁有多種特性,自保無憂。
一舉數得之下,誰想成為顧恪這“義務教育”的名師,得到更多賜福,就得……瘋狂內卷。
事實上這“名師”行業的內卷,從最初的搶學生起就有了苗頭,如今愈發明顯了。
在老師們帶頭內卷下,大武孩子們慘遭“池魚之殃”。
如今不少實力不差,家境不差的“名師”甚至免費提供一頓午飯,以此吸引更多貧困人家的學生來就讀。
這午飯還得摻一定量的異種糧食,加快這些學生的習武進度。
反正仙山又不看學生出身,只看數量和教學質量。
這世上或許其它東西會少,唯獨窮人不缺。
因異種糧食對肥料的巨大消耗,能頓頓吃這個的人家仍是極少數。
這一頓有異種糧食的午飯,不光是吃飽的問題,還是練武有成的希望。
貧困人家的孩子哪兒能拒絕這種誘惑。
顧恪對此並未作出反應。
什麼有心為善,雖善不賞,在他這裡就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