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裡,顧恪專心種起了田。
涼山寨位於氣候較為潮熱的山區,交易來的植物裡就有八角,也稱大料、八角茴香、大茴香。
其它還有不少香辛料或者藥材?可惜他都不認識。
畢竟不是什麼香料都如八角那樣,有工整的八個角,一眼就能認出的。
很多香料他吃到的都是煮進菜裡的模樣,新鮮植株和果實從沒見過。
涼山寨還在南野大山裡,基本與世隔絕,很多植物全是當地土稱,與外界完全不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栽進仙田,進行最佳化育種,日常採摘,儲存備用。
再將最佳化過的部分種子撒播到山下的普通土地裡,放點金坷垃,任它們自行生長。
這批作用還不明確的種子和植物,也就處理完成了。
最重要的還是之前種下去的稻穀和花生。
稻穀種子分為兩種,一種是種在山下靠近水源的水稻,一種是散種在山地內近乎半野生的旱稻。
水稻產量高,是大多數大武南邊,以及東海、南野地區的主糧。
旱稻產量低很多,可不用太多照顧,收多收少也只是給家裡一點補充。
畢竟很多山都屬於宗派豪門,正經種田就要上繳定額佃租。
以旱稻的產量,只會穩賠,甚至血虧。
像周山村的人都是在犄角旮旯裡撒上那麼點旱稻種子,就當它是野生的。
即便抓到,那也最多是不小心採了點山上的“野菜”而已,比每年都必須上繳佃租划算。
這些是兩小問旱稻來歷時,顧恪旁聽到的。
當時聽了,只覺這大武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那周山村附近一大片山都是劉家的,自耕農和小地主數量極少。
像有些人雖還有自己的地,大多也是很小一塊,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還要給劉家當佃戶。
這種情形不光是周山村,除非是熊家村、涼山寨這種鑽到大山裡的才能躲開一部分盤剝。
這些年詭物妖魔出現愈發頻繁,實力也在增強,野外荒蕪人煙的地方越來越多。
地主階級還在加快土地壟斷,瘋狂壓榨農民,彷彿覺得農民死不完似的。
明眼人如柏素清和外出遊歷過的梅竹二女,都察覺到大武皇朝的不妙苗頭。
不過這山谷裡,也就秦大小姐曾經有資格替大武皇朝擔憂。
可惜已被踢出局,她憂也沒用。
顧恪選擇的最佳化是旱稻,種下後十二天,第一季就成熟了,從低劣品質的稻穀變成了低劣品質的胭脂稻。
脫殼後的稻米如同染上淡淡胭脂,顧恪偷懶,就命名為胭脂米。
食用效果與紫麥類似,從此麵食與大米便可以輪流擔任主食上桌。
不過這胭脂米有些發糯,但比顧恪上一世吃的糯米又差了不少,介於一般大米與糯米之間。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