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和小萍兒得虧有系統灌頂的葵花真經。
有這本沒有錯漏,字數頗多,涉及廣泛的“教科書”對照,練武比從零開始的春夏秋冬強得多。
而秋冬又比春夏進度快出不少,這便是識文斷字的好處。
但最後才是小滿的編織“技能書”,春夏的廚藝、紡織“技能書”,梅蘭竹菊的刺繡縫紉“技能書”並列,眾人各取所需。
反正技能書只有執筆者的兩成效果,春夏秋冬也不擔心在特長上被人後來居上。
一時間,才適應了節奏的眾女又忙碌了起來。
唯獨顧恪還是不緊不慢地做著自己的事。
他那點水平寫出來的技能書,別人看了也用處不大,還是用系統給別人灌頂武學、技能才是王道。
不過眾女本就有大把武學可供修煉,他的魂源又緊張,暫時沒有與她們集體簽訂友人契約。
等簽訂了友人契約,再使用天符通寶購買武學與技能的交易許可權,灌頂給她們。
柏素清和兩小是僱工,有一次免費灌頂的機會,已用在了葵花真經上。
八月時,通寶充裕起來的顧恪還給三女結算了上半年的工錢。
她們自掏腰包,將黑、推、天、水四門系統武學,工農兩門技能,全數灌頂。
如今多了一門文典,特性博聞強記對正在讀書的兩小很有用。
當天三女就購買了文典技能,小滿簡直欣喜若狂。
這傢伙與顧恪讀小學時差不多,俗話說就是——屁股長刺,坐都坐不住。
有了這博聞強記,讀書識字最花時間的記憶環節至少省了八成工夫,再不用每天對著那些字記好久了。
說起工錢,這倒是顧恪的“傷心事”。
她們三人月薪最低都是一枚天符通寶,合起來年薪為三十六枚天符通寶。
今年他的天符通寶來源只有每月兩次出攤,大概在三到六枚之間,月均在四枚左右。
他這老闆發過工錢後,結餘的天符通寶與小滿的“收入”也差不多。
而且友人契約想灌頂武學、技能得顧恪掏錢,決定權全在他手上。
僱工拿到工錢,便可讓系統灌頂,無須他同意。
這便是系統給僱工的福利。
當然拿了福利,就要和他一條心,他倒也不虧。
……
十月的最後一次出攤,方位依舊選擇東面,地點卻是大武中庭江北東路周山村。
顧恪一見,便是心頭一喜。
大武中庭橫跨數萬裡疆域,以兩條巨大的水脈為邊界,北為天河,南為長江。
天河彎曲最北處便是北漠國,南邊長江往南萬里則屬於東海國。
而江北東路就在長江北岸,與東海國北部氣候一般,水網遍佈,氣候溫暖溼潤,冬季也不似之前去的西、北乾燥酷寒。
因此這裡種植的糧食以稻穀為主,且水稻和旱稻皆有。
只要不是運氣太差,這次八成能換到稻穀種子,仙田所缺少的最後一種五穀便湊齊了。
顧恪上一世卻是巴蜀人,日常主食都是大米飯。
麵食他也很喜歡,但吃久了總還是很懷念米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