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均點點頭。
“不要去想是不是該對百姓好,會不會對百姓好一點,他們會得寸進尺。
不要去想放開百姓的言論,會不會讓朝廷喪失權威。
不要去想,是不是該讓百姓窮,百姓才會因為重賞拼命。
是不是該讓百姓愚,他們才會相信忠君愛國那一套。
是不是該讓百姓疲於奔命,他們才沒空去反思國家的弊病,從而對統治者產生懷疑。
咱們就單純一點,對百姓好一點。
咱們為什麼要實行四書五經和科舉的雙軌制?就為了照顧士人階層利益?然後置整個國家的發展於不顧?
沒錯,今天咱們照顧了士人,咱們的統治穩固了。
幾百年後呢?
科技落後於世界,被列強欺辱,割地賠款,百姓經歷百年動亂,死傷成千萬上億人,然後陷入一個新的輪迴?
何必?”
“可是自古君王,皆以安民為本,不取強民之道。
如秦皇,收繳天下兵器,如漢武,異化儒學。
歷代政治家皆以為,強民風,開民智,寬民言,亂之始焉。”
“有道理,這套政治理論既然能流傳千年,被無數帝王踐行,說明它的確有用。
甚至是千古不易的法則。
如果不按這套政治規則辦事,幾乎都會身死國滅。”
可是鄭克均笑笑道:“貞央,你相信嗎?我一直就知道自己要走的這條路不好走。
屠殺滿人,讓滿清軍隊誓死抵抗。
屠殺耿精忠,讓尚之信、吳三桂、王輔臣等國賊誓死抵抗。
攤丁入畝,得罪天下地主,讓三藩勢力擴大了整整一倍。
現在又廢除科舉,得罪天下士人。
還屠殺了白雲寺整座寺廟的大小僧侶,天下側目。
本督在政治幼稚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了。
我的人生觀不允許我去適應那一套流傳數千年的政治規則。
人的人生觀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如果將來新北軍失敗,一定是敗在我的政治幼稚上。
後世人都會嘲笑本督毫無政治頭腦,就是一個莽夫。
但作為此時的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