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用力點頭。
孝莊說的道理他懂,項羽無論有多強大,無論贏多少次,因為政治幼稚,最終都會敗給劉邦。
可是抬頭看向南方,康熙心中思緒繁雜。
在康熙內心深處,他是很佩服鄭克均的。
鄭克均做的事,例如發展科學,廢除科舉,開辦學校,工業強國……都是他想做,但不能做的事。
“愚民,弱民,疲民……這真的是治理漢人的不二準則嗎?”
……
“對不起貞央,我應該早點來看你的,千萬別生氣,好嗎?”
鄭克均來到貞央和柔嘉公主居住的西廂,兩姐妹本來有說有笑的,看到鄭克均來了,貞央立刻便把頭別過去,不搭理鄭克均。
鄭克均這才發現西廂添了人口,不只是剛出生的女兒,還有一個小男孩,三四歲的樣子。
“真生氣了?要什麼補償儘管提,別不說話嘛。”
鄭克均坐在了兩姐妹中間,雙手各抱一個佳人在懷。
柔嘉公主臉蛋一紅,挪開了一個身位。
“怎麼能不生你氣呢?你為什麼要把朱玉塘迎回來做皇帝?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會留下多少隱患?”
貞央終於開口了。
“原來你是生氣這個?”
鄭克均詫異了一下。
“我也知道這事有很大弊端,可是騎虎難下。
我在廣東時,答應過文熙公主,盡全力活著救出她弟弟。
在長沙時,也的確順利救了出來。
這種情況下,我如何能不擁立他為帝?
姜子牙和陳宮說得對,如果當時那種情況下我不擁立朱玉塘,那就是對新北路安撫司立身之基的否定。
得不償失。”
“這個我當然明白,但你為何要讓他活著出長沙?
兵荒馬亂,他有一萬種死法。
既讓朱玉塘死,又讓文熙公主認為你盡了全力救她弟弟,是很簡單的事。
我不信以你的睿智,會辦不到。”
鄭克均沉默。
很顯然,貞央說到了關鍵點。
鄭克均完全能辦到,但他沒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