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科學之事一竅不通?那全天下的科學家怕都是文盲了。
三人只當鄭克均在鼓勵他們的懷疑精神。
“所以明年早稻,臣等決定推行公子提供的化肥用量。預計糧食畝產會比今年更高。”
“不夠。”
鄭克均搖搖頭。
“不止糧食作物,土豆,紅薯,玉米等等雜糧,高粱、小麥等傳統糧食,都是需要施肥的。
還有,現在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因為戰亂,農田大量荒蕪。
開墾這些農田,更是需要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不同的農作物,不同土壤的荒田開墾,化肥用量都有不同。
具體如何控制用量,本督回頭會給你們一張單子。
不過這張單子也只是提供給你們參考,實施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問題,可以改動。
如果事情緊急,就自行做出決斷,不必請示。”
“是。”
沈括三人暗暗心驚,如果這些糧食作物,都和水稻一樣,實現產量翻倍。
那大明明年的糧食收成,將達到何等的高度?
“還有,我讓你們培育的新型水稻,進展如何了?”
去年這個時候,鄭克均就命沈括組織專業的農業學家,培育優質稻,轉眼已經過去一年時間。
“稟報公子,去年依照公子吩咐,我們已經選取了優質稻株,在試驗田種植。
今年早晚兩季稻,我們又對其進行了選育改良。
目前得到了一批比較好的稻株。
比普通稻穀早熟兩個月左右,而且稻穀米粒長,顏色微紅,口感也比尋常大米要好。
經過皇家學會生物學家的顯微測定,這批稻米中澱粉含量更高,既更有營養,更能充飢。
臣認為育種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功,但慎重起見,還是決定循序漸進。
我們準備在臺灣、江蘇、河南、湖南、陝西以及四川,各選取幾十畝試驗田,進行早稻育種。
如果順利,明年晚稻就可以推開。”
鄭克均點點頭。
這個時代水稻育種技術已經很成熟,鄭克均給沈括指明瞭方向和必要的農業試驗手段,對他們來說培育優質稻並不算太難的事。
不過這進度的確有點快。
“辛苦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