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他眼睛亮了一下,不過還是很傲嬌地撇了她一眼便不看了,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
“我又不是小孩子。”
還玩什麼遊戲。
顧長纓暗笑。
很好,肯跟她說話就好。就怕他愣是要和她槓到底。
“玩了這個遊戲你就可以走了,我不會跟你媽媽告狀的,會說你配合得很好,如果可以,你甚至可以不用再親自來了。”
話落,男生果然感興趣了。
因為,誘惑太大了。
他是真的不想再來了。無聊得很。
要不是她一直求他,不來還扣他的零花錢,不買他喜歡的球鞋,他才不來。
“你……說的是真的?”
顧長纓笑,“當然,我從來不說謊話。”不過……
下次不用再來親自來了……不是不用來。
而是,透過其他方式來。
最後顧長纓和他達成共識了,遊戲是他定的,顧長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為他的主場,她更好觀察。
少年穿著鬆鬆垮垮,紋身,打耳洞,沒化妝,頭髮留得偏長,有些非主流的氣息。
遊戲只有半個小時時間,共三輪,他倒是很投入,至少沒有再玩手機——要知道自從她看到他他就手機不離身。
這個年紀的少年自我同一性出現了矛盾我,沒有發展,完成這個年齡應該完成的事情,若不解決危機,肯定會影響下一個時期,如青年期。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如此了。
時間不可逆,人不能做讓自己後悔一生的事情。
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
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與適應之法,是個體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能力,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馬西婭根據青少年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對個體通訊的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定,把個體解決同一性危機的方式,由同一性擴散,同一性早閉,同一性延緩和同一性的完成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