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就是生產事故引發的問題,縣醫院基本都能解決,但是其他病症,縣裡的醫療條件就差了一些,趕上了流感高發的時候,王言都得去沖沖人手。主要還是保障生產為主,但還在不斷的進步……
楊巡一家人究竟如何的高興,如何過個好年,對未來生活如何喜悅不提,王言卻是沒有跟楊巡說假話,他真的拉了老祁廠長等高層的廠內領導開了會。
他說了楊巡的情況,又講了以前爭論的是否允許外來人口在本地開店的問題。
“情況就是這樣,我相信楊巡是第一個人,但絕不是最後一個人。別的不說,我們廠裡跑業務的那些人,常年在外活動,見了世面,開了眼界,一個個都是野心勃勃。堵不如疏,人民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橫加阻攔。
但他們又是我們的人民,他們的戶口都在本縣,如果他們失敗的那一天回到家鄉,我們如何安置。甚至哪怕不失敗,單單就是我們縣裡的人民,在外生活的,福利待遇如何確定。給還是不給?給又給多少。大家暢所欲言,發表一下意見。”
被王言罵過的老李率先說道:“我的意思,給肯定是要給,只要戶籍是在我們縣的,都要給。畢竟我們是全民所有,以後縣裡的所有人都要分配廠裡的生產所得,他們哪怕離開了,也是縣裡的一份子,那就該分。
再說那些違法犯罪破壞集體的,我們都給他們一口飯吃,何況是這些人呢?咱們晉陵人,總有一些是要走出去見見世面的。以後他們發展的好了,有良心的也會回饋我們集體嘛。”
“同意!”
……
在座的十多人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都已經是很成熟的領導,都深刻的明白,不在本地的戶籍人口是否分配,決定的是晉陵集團是不是真的全民所有,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所以人們討論起了關於這部分人的福利待遇問題。
“跟咱們廠最低標準的退休金一樣?”
“不行!那一個月也是十多塊錢呢。這部分人沒有勞動,沒有貢獻,他們的福利不能多,到老了的退休金也不能多,絕對不能跟我們勤勞半輩子的職工們一樣。”
……
“要不就給咱們平均工資、平均退休金的十分之一吧,有了這點兒錢,到哪都餓不死。醫療的話,咱們一視同仁。具體實施也得等到咱們安置了全縣的人口,解決了全縣的問題,我們的財政能夠支撐這一部分的支出再說。”
這是老祁廠長說的。
眾人又議論一會兒,漸漸的沒了聲音,都看向了王言。
王言聽了一圈,點了點頭,說道:“可以,老廠長老成持重,福利、退休金就暫定平均數的十分之一,等到我們徹底的做好全縣的安置工作以後再行實施。小劉,這件事做好記錄,排到我們待處理的事務裡。”
最角落的劉姓年輕人應了聲,這是廠務辦公室的書記員,專門做會議整理、記錄。
如今晉陵集團家大業大,又經歷了架構調整,即所謂的現代企業管理,已經是相當的專業化、正規化。
“好,那咱們的會議正式開始,聊一聊來年的工作計劃……”
年終盤點已經結束,各種的應付賬全部結清,應收賬也收回了絕大部分,主要是鞋服的貨款。此外的年終福利,也早都發了下去,職工們都準備著過年呢。
甚至現在已經有些人家提前過了年,因為機器不能停的原因,已經提前開始串休,一直串到過了十五以後,才算能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職工們能休息,領導們不能。他們也就過年休一天,但這天也要安排值班的領導在崗,過年時候也不能鬆懈了安全管理,這時候因為人心浮動,工作懈怠,真是事故高發。
同時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來年的目標與安排。
“明年是關鍵的一年,甚至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年,我們全面開工投產,農村人口蜂擁進城,同時還有一千多名大學生到位,對於我們來說是個重大的挑戰。
包括城市的建設、發展,人員的合理利用,老同志教條的經驗主義……”
王言強調了明年的重要性,表示未來十年怎麼樣,看的就是明年能不能順利走過,能不能繼續保持著技術領先,保持著高速的增長,並安排了之後的大學生接待的工作……
直到了過年的前兩天,宋運萍才回到晉陵。又是一年多沒有回家,對於縣城快速變化驚歎萬分,又誇著王言的能耐。
在晉陵呆了半個月,宋運萍又一次離開家鄉,去往北京求學。王言送她往京,他要去北京的各所大學看一看,是不是有受了他的忽悠,願意跟他到晉陵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言和宋運萍離家往京,第一站自然是安雲。又是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三人坐在一桌吃吃喝喝。
“還沒有結果呢?”王言笑問道。
宋運輝搖了搖頭,長出了一口鬱氣:“沒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