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巡很忐忑,說話都顫顫巍巍的,小心的注意著王言臉上的表情。
王言仍舊是微笑:“我沒記錯的話,你是在織機的總裝車間,三個月之前提的生產班長,是吧?”
“是,姐夫,您記性真好,大家都挺關照我的……”
“是你自己乾的好,我還真沒關照你,我也問了,你進了廠也沒說跟我叫姐夫的事,是你自己實打實幹上去的。房子也給你分了,是個五十五平的。怎麼不想幹了?”
去年楊巡進廠的時候,職工才過萬人,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加大了職工房的建設,一直保持在開工一百棟的建設規模。而今過去了一年多,楊巡自然也排上了號。
“是五十五平的,都是廠裡照顧,現在我家裡生活也好了,我媽也不用那麼辛苦了,弟弟妹妹們都安心的上學呢。”
楊巡先誇了一番廠裡的好制度,好待遇,接著說道,“就是我覺得我不適合幹廠裡這種活,每天都是一樣的工作,見的都是一樣的人,沒有我之前自己倒騰東西賣的時候那麼好,我還是喜歡那樣的日子。
現在國家改革了,開放了,我看咱們縣裡的市場那麼火熱,咱們紡織廠都成晉陵集團了,想來別的地方應該也寬鬆了。所以我就想著出去闖一闖,看看能不能做成一番事業。”
王言點了點頭,並沒什麼意外,楊巡是有冒險、挑戰精神的。
“沒想過轉崗去跑業務?業務員的福利待遇你知道的,有外勤、食宿補貼,還有銷售額的一些提成,咱們廠裡的王牌業務員,一個月賺的也就比我的工資低了幾塊錢,都幹到封頂了,牛氣的很,都敢沒收我的煙了。”
“我還是想自己出去看一看,搏一搏。我聽說東北、粵省那邊都不錯,想去那邊看一看。我就是不放心家裡……”
“不知道萬一你失敗了,是不是還能回廠裡,房子是不是能保住?”
“哎,對,廠長,啊不對,姐夫,就是這個事兒,你太厲害了!”
“房子這個事兒沒問題,早晚都是要進城的。今年冬天,不少職工把父母接到城裡來了,要不職工房那邊也不可能那麼熱鬧。你要是走了,你們家還有四口人,你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女孩子是要照顧的,你那房子還是小了些,生活起來不方便。
廠裡五十五平的職工房,就是給沒結婚的,還有年紀大分家過的老職工準備的。不是一個房子住到死,有需要就打報告,廠裡都是靈活協調的。
這樣,你那套五十五平的房子廠裡收回再分配,給你安排一套七十平的,你母親還有弟弟妹妹都夠了。另外聽說你母親身體不好,幹不了太重的活,安排去鞋服廠那邊吧,找個輕鬆的活。弟弟妹妹直接過來上學就行。”
王言擺了擺手,沒讓楊巡感謝,接著說道,“至於你的問題……這是個新情況,不過確實要重視。國家情況越來越好,還開始鼓勵個體戶了,我們的職工肯定也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想要自己幹一番事業出來。
這個我們還要研究、討論一下,才能做決定。不過我可以保證的是,只要你的戶口在晉陵,那麼晉陵就不會餓死任何一個人。需要討論的,只是到底如何確定待遇的問題而已,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說話間,他又從包裡拿出了紙筆,寫起了條子。
“估計你年後就走了吧,趁著年前還沒放假呢,拿著條子去換房子吧,把你母親他們都接過來,工作的事兒也定了。”
“謝謝姐夫,我……”
拍了拍他的肩膀,王言說道:“行了,你好好幹吧,有事兒找我。我得回去開會了,就討論你的這個問題。”
沒再多說,王言轉而進了廠裡……
楊巡一直目送著王言的身影消失,這才拿著王言給寫的條子看了起來。
這是造紙廠生產裝訂的,上面印了晉陵集團的字樣,分了事由、經辦人、審批人等等,為的是工作留痕,這張條子,也會放在檔案室裡,方便查證,責任到人。
上面的內容很簡單,一共十個字。換房、家屬工作、離職,以及最後的王言的簽名。
就這一張小小的條子,便可以讓楊巡分到七十平的房子,可以讓他全家人進城,讓他母親有工作,讓他可以無負擔的出去闖蕩……
到此他就沒再多想,他知道自己沒有那個能耐。縣裡的所有人都知道王言在做什麼,他自問沒有那一份能力,他也沒有那麼高尚的情操,他只是想讓自己過的好,讓家人過的好,如此而已……
其實這種條子並不稀奇,王言天天開。
廠內的員工那麼多,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照顧不到的困難。他又沒有高高在上的自絕於人民,每天工作的時候,各個廠裡溜達著視察的時候,瞭解情況,順便就開條子給辦了。
主要問題就是三塊,房子、醫療、舉報。
在農村結不了婚的,進了廠就都能結婚了,賺的多還安穩。同時廠內的人事部門,會和縣裡的民政部門,時常的組織適齡的男女進行聯誼活動。結了婚就要生孩子,就要換大房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醫療方面,就是有一些絕症,一些長期的老年病等等,耗費錢財精力,個人是頂不住的,廠裡也頂不住。
只能是絕症試著救一救,但不能長久吊命,開支太大,廠裡掏不起這個錢。老年的慢性病這倒是小問題,都是打針、吃藥、調理就可以穩住的。餘下的感冒發燒,斷手斷腳骨折之類的毛病,縣裡已經有條件診斷、手術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