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擺了擺手:“免禮,賜座。”
“臣等謝過皇上。”
“把前方的急報給幾位閣老看看。”
王承恩點了點頭,拿過拿份文書遞給了首輔,而後傳閱。
看著幾個神情凝重的老頭子,朱由檢皺眉道:“情報也看了,幾位閣老以為如何啊?”
一個老頭子砸吧砸吧嘴:“皇上,不好辦啊。要是這王言無事則萬事好說,若有事,他這兩萬多人被建奴打沒了,錦州城……怕是保不住了啊……”
其他幾人也是說了一堆有的沒的,反正沒有一句正經話。
朱由檢聽的臉色發黑,我他媽不知道嗎?用你們比比?
“現在說這個有什麼用?”首輔老頭看朱由檢臉色不好,道:“皇上,老臣以為當務之急還是要守住寧遠。只要寧遠不丟,則山海關無憂。”
朱由檢看向一邊的王承恩:“讓薊鎮、宣府、大同的兵馬北上,給王之臣傳旨,告訴他務必要守住寧遠。”
“是,皇上。”
王承恩應了一聲,匆匆跑了出去。
朱由檢鬱悶的擺了擺手:“幾位閣老請回吧。”
“臣等告退。”
看著幾個老王八顫顫巍巍的背影,朱由檢是真氣啊。他找這幾個過來是出主意的,不是說什麼誰都看的出來的東西。
朱由檢默默尋思著,這不行啊,這幾個老王八不中用,還得換吶……
讓他想不明白的是,他都換一波內閣了,怎麼越換越他媽差勁呢?
想著想著又他媽想到王言那個大傻比,越想越他媽來氣,索性休息了一會兒,在那暗戳戳的研究,要是王言這把沒死,該怎麼炮製他個狗孃養的……
反正以目前展現出來的實力,王言帶的兩萬人不可能平了盛京,所以皇太極是閉門不楚鐵了心做王八。這把他也不擔心自己的位置了,畢竟人家就在外面炮轟他們呢,誰覺得好使誰出城跟他們幹就完了唄,研究他算什麼能耐。
王言也沒想怎麼著,讓皇太極認清現實也就完了。所以炮轟了一上午,把他們帶來的炮彈打沒了大半之後,大搖大擺的吃了個午飯,王言帶著人就撤了。
躲在城北的皇太極聽說王言退兵了,長出一口氣派一隊人馬跟著王言的部隊,這才回去處理戰後事宜。
炮轟了一上午,他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儘管第一時間就疏散了南城附近的居民,但總是有倒黴鬼。更不要說南城被轟平的建築、房子啥的,整個南城都癱瘓了,這都得處理好。
也是這次挨轟,皇太極更加堅定了研製槍炮的念頭,那玩意兒太他媽好使了。他要是有那個,早他媽打到京城去了……
退兵途中,王言一路急行軍,當天於遼中紮營休整,同時令打海州的兩千人撤退向廣寧衛集結。
二十二日,王言帶兵再一次的跨了一把遼河,過程中拔了幾個訊息不及時,沒有退走還準備集結打錦州的堡壘,行軍百五十里,直接幹到了距離廣寧衛五十里的地方駐紮。同時,海州那一對人馬也回到了盤山,明日一早去跟打廣寧衛的兩千人馬會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二十三日,中午,王言帶兵直接殺到了廣寧的東城門外。到了地方二話不說,直接架炮猛轟城門,另外已經會合的四千人炮轟南門。
皇太極一開始以為王言是純純的撤軍了,等到昨天駐紮在廣寧衛外五十里的時候,皇太極才發覺王言是要幹廣寧。但他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了。派兵救援他又怕中了王言的計,最後也只能是當不知道這麼個事兒了。廣寧沒了就沒了吧……
臨近晚上的時候,廣寧城破,殺敵一萬,俘虜六千,繳獲無算……
也是這個時候,遼中之戰的報捷文書到了京城。
朱由檢這才明白,王言不是瘋子,人家是真他媽有實力。文書後面說的是什麼?是他媽的兵進盛京。這是擺明了告訴他,建奴反手可滅,平遼輕而易舉?這是告訴他不要再搞小動作,不然就帶兵入關?尼瑪的,嚇唬誰呢?
想明白之後,朱由檢更生氣了,遠比之前王言要死的時候生氣。他是大明帝國的皇帝啊,被一個邊軍的將領威脅了?關鍵他還真挺那啥……等百年那天,從太祖、成祖一直到他的死鬼哥哥,不得圍著他踢啊?
這一夜,書房中剛換的花瓶擺件又碎了一地……
二十四日,在廣寧衛飽睡一夜,王言令合兵一處的義縣、盤山兩地的四千人馬,全部駐紮在盤山,這樣一來,盤山的駐軍達到了五千人。
令義縣附近的市場,搬到廣寧衛的城中經營。原義縣一千人馬,拆散補入到蒙古部落駐軍中,每個地方的駐軍人數增到四百人,共計駐軍四千。
處理了一些事情之後,留下不到一萬人的正經戰兵駐紮廣寧衛,王言帶著剩下的軍戶於半夜趕回了錦州城。
這次出征,為期八天,以損兵近五千的代價,完美的達成了既定目標。
等訊息傳開,遼東又會是原本那般一團和睦,朝堂上也會選擇性的忽視關外,一些文武大員也沒有膽子過來跟他倆找麻煩。而他拿下了廣寧衛,又開拓了不小的地盤供他經營。等明年國內開始天災人禍,農民起義之後,那就更沒有精力來管他了,實實在在的遼東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