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40章 富弼出使

第840章 富弼出使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所以漢唐將這些遊牧民族安置在河北河東陝西北部,當然這個政策肯定是錯誤了,不過也是無奈之舉,將這些遊牧民族主體擱在這裡,一是寒潮影響不會大,不大就不會餓死人,就不會入侵中原,同時他們放在這裡,等於變相地形成一道長城,北方還有遊牧民族,但南下時傷害的第一道防線則是胡人,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武則天年代,後突厥南下,逼得武則天以狄仁傑為元帥前去河北,實際上那次後突厥入侵,傷害最多的還是安置在河北北部的胡人!

這個情況王巨也說過了。

但說的,不是說這個安置政策,而是說燕雲地區對契丹的重要性。

可就是有了燕雲地區,糧食問題還是契丹的危機之一,有了這個雜糧,契丹就不會為糧食危機困惑。

現在宋朝做了很多讓步,那見好就收吧。

然而耶律寬也不簡單的,他剛要開口,範純仁開口了,恩,宋朝內部有情況,他及時閉上了嘴巴,看著範純仁。

隨著,範純仁……

他忽然想到了王巨,想到了富弼。

中心是富弼,是王巨開講時關於富弼的一段話。

王巨未去陝西前,開講了唐朝的牛李黨爭,接著就說到了富弼出使遼國。

慶曆戰爭打了數年之久,給宋夏兩國百姓皆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西夏百姓吃老鼠,觀音土與樹皮,宋朝情況同樣不是很好,以至一場小旱災,便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張海、郭邈山、李鐵槍起義在後面,前面是遼國藉機來勒索宋朝。在這種情況下,富弼出使遼國。第一次出使,搭成了兩個大方向,富弼逼迫遼興宗放棄對關南十縣領土的要求,要錢可以給錢,如果遼國能約束李元昊停止用兵,宋朝則增加二十萬,如果不能,只能增加十萬。

後面這一條很重要,這才導致遼興宗兵伐西夏,河曲慘敗,西夏同樣雪上加霜,然後才有了“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也就是宋朝最長時間的一段和平時光。

不過富弼不甘心,讓呂夷簡強行在國書附加了三個要求,我們宋朝給了,但兩國邊境上湖塘不得擴大,兩國不得於邊境添兵,兩國不得收留對方逃亡人員。

這三個附加的要求同樣很重要,因為遼國屢屢用宋朝於邊境擴大湖塘說事,但他們自己兒也在做,要我們宋朝不增加邊境實力,你們也不得於邊境增加實力與防禦厚度!

還有邊境不得增兵,就象慶州之戰,遼國隱晦地出兵,正是這一條,始終沒有真正將兵力調到前線邊境處。當然,也約束著宋朝,比如王巨提議的訓練邊兵,也是在二線訓練邊兵,而不是真正的最前線,這有效地保障了兩國和平。

呂夷簡與諸相公起草國書誓書,兩份國書,三份誓書,以及相關的副本,一共十份。富弼再度先行去了遼國,原因是時間太過緊迫,可他終是文臣,速度有限,因此讓他先行,後面用特腳遞方式將國書追交給富弼。然而這十份檔案到了武強,才追交給了富弼,這讓富弼產生懷疑,於是冒著風險開啟來看,發現他提出的三個要求不見了。

富弼大怒,按照制度,他無法回來了,不過正好他的好友蔡挺在長壽老家守孝,於是請求蔡挺赴京責問呂夷簡,呂夷簡回答說,國書不用更改,這三個要求可以口陳給遼人。

富弼更怒,不顧制度,暴跳著回到京城,向呂夷簡開火,“語益侵夷簡”,呂夷簡讓他弄得沒辦法,只好說,此誤爾,當改正。富弼老岳父晏殊在邊上也和稀泥,富弼氣憤地說,晏殊是奸邪,與呂夷簡結黨營私,欺騙陛下。

這種種,導致了後來的君子們一起炮打呂夷簡。

但王巨卻說得更深一層,首先是呂夷簡為什麼這麼做,呂夷簡肯定不是奸臣,並且提議富弼出使遼國的,正是呂夷簡,別的大臣沒有這個膽量與氣骨,去了也談不好!不但富弼,如韓琦、龐籍與范仲淹的重用,全部是呂夷簡陸續提撥上來的!

那麼為什麼呂夷簡這麼做,當時是將君子們氣壞了,然而背後的情況,是宋朝危機越來越重,如果遼國真的在那時候出兵宋朝,宋朝在遼夏兩國進攻下,都可能有……亡國之危,所以呂夷簡擔心這三個要求太過強硬,怕遼國不同意,沒有寫在國書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那次富弼兩次出使遼國,表現得有禮有節,確實做得不錯,能夠名垂史冊。

不過萬一呢?

這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寇準將宋真宗推到了澶州前線,成功了,因此寇準成了宋朝名臣,甚至讓後人都看不到寇準身上的許多缺點,比如他看不起南方人為後來南北之爭留下了隱患),任人唯親,等等。

但後面呢,比如大太監王振將明英宗朱祁鎮蠱惑到了土木堡……或者東京保衛戰時,李綱暗中提前將徽欽二帝轉移到洛陽,不讓金人成功“斬首”……

作為一國首相,這種擔心是能理解的。

可是沒有多少人理解呂夷簡的苦心,然後有了倒呂事件,君子上位,又有了倒夏事件,特別是石介,在《慶曆聖德詩》裡寫下,於維慶曆,三年三月,皇帝龍興,徐出闈闥……事實上慶曆新政真相,完全是一場鬧劇。

接著又寫了范仲淹與富弼是一夔一契,能比美上古時著名的大賢臣。“大奸之去,如距斯脫”,那時夏竦有多慘,還不夠嗎,還不夠嗎!至少沒有俺夏竦,你韓琦是死啦死啦的!

還有……《朋黨論》。

其實從那時,宋朝已經開始在積累著龐大的戾氣。

最後王巨又說了一個問題,遼國那次陳兵邊境,絕對不是僅僅勒索而來的,不過富弼表現不錯,最終讓遼國得到了二十萬退兵回去。可背後是遼國同樣意見不一,有的想出兵,有的不想出兵,再加上富弼的表現,以及二十萬好處,讓“親宋派”佔據上風,這才是那次富弼二出遼國的全部真相。

然而問題是遼國內部的兩種意見衝突,宋朝有沒有察覺……

至少有不同意見,作為一國宰相,不能當著遼國使者的面表露出來吧。(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