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宋朝也多次派兵與太祖交戰,皆沒有成功。”
“你還不明白,那是太祖戰術應用得當,雖然宋朝未成功,可太祖也沒有真正將宋軍大敗過,只是拖得久,宋朝必被遼國所乘,由是讓太祖得以立國。”
“那遼國現在為什麼不出兵啊?”
“我也不清楚。只能說那個皇帝是昏君。”仁多保忠恨恨地說,西夏滅掉了,遼國未必會滅亡,但沒有西夏牽制,遼國再想對宋朝耀武揚威,那是不可能了。
“我說這件事目的,是想告訴你,我們大夏完了。”
“怎麼會這樣?”
“你馬上帶著三軍向宋朝投降吧……暫時你恐怕回不去了,”仁多保忠被俘過一次,宋朝也談不上虐待戰俘吧。就是不停地勞動,不過依然提供了吃的喝的住的,就是要聽從命令。不得反抗,不得有異心,否則立即格殺,又派兵士看守著,並且在臉上黠了一個俘字,包括仁多保忠臉上也被黠了這個字,還是他回到西夏後,用藥水強行消除的,不過至今臉上還留下一塊傷疤。因此是休想逃回去了,他又說道:“但也不要反抗。一旦戰事結束,大約宋朝會釋放你們回去。那時請替我帶一句話給族人,以後安份守己吧。這天下再也不是大夏的天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叔父……”
“你不用哭,我已經被俘過一次,沒有臉再被俘第二次,”仁多保忠說到這裡,看著戰場,大聲喊了一聲:“屈啊。”
然後掏出夏國劍自殺。
仁多藺號淘大哭後,帶著餘下的夏軍向王巨投降,也沒有多少人了,來的時候是五萬兵馬,現在連兩萬都不足了,並且大半還是吐蕃人殺的,就是活下來的人,這幾天地獄般的生活,讓他們個個心裡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王巨受降,阿里骨又將結轄羅派來,問王巨我們怎麼辦?
王巨不滿地說:“你沒有聽過受降如臨敵嗎?”
結轄羅心中吐槽,俺們各部都被你逼到這份上,差一點向你跪頭求饒了,你還好意思說出什麼受降如受敵。
他無奈回去,王巨將所有夏軍戰俘押到平西堡外,至於隘道里的吐蕃諸族士兵,慢慢待著吧。
然後王巨派人甄別,也就是將夏軍中六穀部與回鶻人各個首領甄別出來,足足有五六百人,王巨讓苗授將他們押過來,看著他們問道:“你們祖輩一直與中國友善,怎麼被西夏奴役了幾十年,一個個都願意做西夏奴才了?”
一人說道:“我們也是被逼的。”
王紫川提著皮鞭就要過去抽他,他弟弟王紫山也在這場保衛戰中受了重傷,心中氣憤哪,但被王巨阻止住,王巨說道:“因為他們一逼,你們就與某拼命?”
“我們沒有拼命。”
“沒有拼命,這個城牆能撞成這樣?”
那人不好再回答了,總不能說那全是吐蕃人撞的。
王巨走了幾步,看著這幾百人,又說道:“不過我朝終是仁義國家,現在某還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這些人釋放回去,也對各部代一個口信,某不久就要去蘭州,你們各部立即派人前來蘭州,向我朝獻忠,否則大軍到達之時,一律不赦。”
釋放的只有這幾百人,經過這場殘酷的戰爭,這些人也嚐到足夠的苦頭,也知道了宋軍並不是好惹的,那麼就能將這訊息帶回涼州與甘州了,這是為明年做準備的。
現在還是炎夏之時,但秋天很快就要到來,來不及平滅西夏了。
至於餘下的戰俘,以及吐蕃的戰俘,統統參加勞動改造,不但要修道路水利,還要押運糧草過來,同時還要修建諸堡砦,最少在這十年內,宋朝還要派駐一些兵力,才能利於這一地區的統一與融合。
王文鬱大軍也徐徐到達,兩面宋軍夾擊,阿里骨與各部族戰士一起放下武器。再度投降。
王巨沒有過問阿里骨,而是先將王文鬱召過來詢問情況,王文鬱也將大約的情況說了一遍。然後說道:“太保,發生了一件事。我也不知道做得對還是不對。”
王文鬱帶著大軍來到青唐城下,依然遭到了青唐城各貴族的反抗,犧牲了好幾百名戰士,進城後,各將領又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青唐城遠比涼州城更富庶,於是一起勸說王文鬱,王文鬱在諸將勸說下。終於以鎮壓反叛名義,將城中各個貴族家屬一起抓捕,然後將他們的財產全部抄沒。
收穫頗豐,竟然是涼州城的兩三倍之多,不過提到了涼州城,王文鬱也開始吐槽。
涼州城內也得到了一些收穫,不提城外的牛羊,城內各個貴族家中同樣抄獲出一些金銀,玉石,皮毛。香料,珍貴的藥材,還有一些宋朝的銅錢。以及新發行的絹交。
有絹交不稀奇,實際有的絹交已經流通到了倭國占城那邊,就不要提受宋朝影響大的西夏與遼國。
另外就是大量賀蘭石,賀蘭石問題也不大,關健是王文鬱提前說好的,所繳獲的財富一半用來分賞三軍將士,但這些賀蘭石怎麼算?他可是少數幾個知情人之一。
以市價計算,由朝廷來得,朝廷必然吃一個大虧。分賞給三軍將士,那麼吃虧的則是三軍將士。無奈之下。王文鬱只好拿出一半,作為賞賜。任由將士自己選擇,然後勸說他們儘早出手。
但青唐城中可沒有賀蘭石,並且因為絲綢之路轉移到南邊,青唐城這些年受到戰火又少,因此得到了大量財富。
可是王巨沒有吩咐他們這麼做的。
王文鬱無法算計其後面,便刻意對王巨說了一下。
王巨道:“周卿,做了就做了吧,不過做了,則將這些貴族家眷一起遷徙到渭源,不要再留在青唐城了。”
“會不會影響青唐城未來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