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

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王巨打了一個手勢,下人們將石炭拿掉,蒸汽機又慢慢停下來。

“這是它第一個作用。防旱排撈,還能給各個坑礦抽水。”

最早的蒸汽機非是瓦特發明的,發明者據說是一個叫紐克曼的蘇克蘭鐵鐵。法國物理學家帕潘製造出第一臺樣品,英國人塞維利則是將它第一次實用。也就是抽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與灌溉無關,而是礦井抽水。

現在宋朝坑礦同樣需要它。

特別是煤礦是最悲催的,因為是煤炭層,不象其他坑礦那麼結實,最容易引起塌方事故。

而且有瓦斯之害,做了御防措施也不行,往往一些密封的高濃度瓦斯,一錘子下去鑿開了。遇到空氣中的氧氣,就會立即產生爆炸。

除了瓦斯之害,那就是地下水之害了。

雖然宋朝坑礦不可能出現幾千米之深,但因為火藥推廣後,也很深了,一旦地下水灌入,大家都會束手無策,一個巨大的坑礦宣佈報廢。

然而有了蒸汽機,就可以將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當然比起坑礦,灌溉排撈作用則更大。北方與山區是灌溉抗旱,南方圩區則是排撈。有了它,效率會比原先的水車高上幾十倍。幾百倍!並且一臺蒸汽機的執行,就相當於節省了幾十人幾百人在用水車慢慢抽,無疑也節約了大量人力。

但不僅是這個作用。

王巨又示意了一下,幾十人重新抬出一輛機械,開始組裝。

也就是王巨從祖陽手中購買來的專利。

根據祖陽發明的新式織機,特別是那種飛梭技術,然後進行了改進,由此推出的一種新式織機。

組裝好後,套上皮索。另一邊又開始燒炭了。

一會兒飛輪帶著織機開始轉動。

一卷卷羊毛迅速絞起絲線,又迅速變成布匹。

趙頊與諸大臣看後。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氣。

還沒有完。

王巨再次示意,又有下人搬過來鐵軌。不是後世的鐵軌,比較狹窄。鋪了二三十米後,又從船上搬下來特製的車輛,車子上面放滿石頭,在蒸汽機下面裝上鐵輪與皮帶。

好了,蒸汽機拖著這十幾輛大車子開始奔跑了。

其實從蒸汽機到蒸汽機車這段時間不長,不過百餘年時光。從瓦特改良蒸汽機後,看到它的高效率,英國人鋪設了達林頓鐵路,用五列機車做試驗,第一列機車由機車、煤水車、32輛貨車和1輛客車組成,以平均時速十三公里執行了三十幾公里。

但注意,這是貨車,非是火車,一輛貨車載重量可能不足一噸重,非是象後來的火車,一個車皮載重量是五十噸六十噸。

想要上火車,那個技術太複雜了,就是橋樑這一關也過不去。

不過王巨也不是想上火車,它的作用與另一個時空的機車頗為相似,主要就是為坑礦服務的。

鋪設一條簡易軌道,那麼坑礦裡的工人就能以很快速度將礦石從幾十米深的地下,運到地表了。

或者技術再提高一點,於三門峽那邊鋪設一條鐵軌,如今三門峽還是沿用唐制,來往貨船於三門峽上下遠遠地就停泊下來,然後將貨物搬下來,從陸地運到彼岸,再裝上船隻。

僅是這幾十裡的山路,就消耗了無數人力與物資。所以宋朝一度設定了三門白波發運使、陝府三門發運使,就是掌管這段幾十裡山路排程的。

如果能推出更大的蒸汽機,那怕一次只能拉一百噸的貨物,也比用小車子一車車推強哪。而且這個成本與技術要求都不是很高的。

那樣就會節約更多的成本,並且以更快的速度讓兩地的貨物往來。

特別是發起滅夏之戰時,它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這還真是大禮啊,”老王聽後喃喃道。

王巨也自得:“陛下,以前臣著數學書,有人彈劾臣是推揚奇技淫巧,它還是奇技淫巧嗎?”(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