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差一點滅亡了,於是趙孝成王立即啟動廉頗,再加上楚魏兩國的支援,才解除了秦國之危,隨後又大破來犯的燕軍。然而不久,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即位,因郭開進獻讒言,廉頗不得不逃到魏國避難。後來趙國屢屢受困於秦國,趙悼襄王想再度啟用廉頗,於是派唐玖去觀察廉頗的身體。據說廉頗在唐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能披甲上馬,俺未老,能上戰場。但唐玖受了郭開的賄賂,回來後說,廉將軍雖老了,飯量也不錯,但與我坐在一起,不多時便拉了三次屎。趙王以為廉頗老了,於是沒有再任用。
王巨雖是人才,皇上,你是沒辦法用好的。
雖是嘲諷,趙頊也沒有動怒,更不認為自己是昏庸的趙悼襄王。
於是準備下詔調王巨回來。
呂公著便問了一句,陛下以何職調回王子安?
呂卿!趙頊喝了一聲,十分地不悅。
呂公著道,臣非是排擠王子安,只是以何職安排王子安,極其重要。因此老臣認為,最好以樞密使之職,調回王子安。
似乎也是良言,不管怎麼說,王巨與大長公主這事兒鬧的,當真沒有影響?因此才有了呂公著的提議。這個樞密使就是仿佼駙馬王貽永與曹國舅曹佾的那個樞密使,也算是差官,但是沒有實權的樞密使。
這樣呢,不妨礙國家禮制,就當是朝廷多了一個莫明其妙的駙馬了,然而國家有重大事務時,也等於有了一個重要的智囊可供諮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頊認為這是一個好建議。
呂公著又說道,正好北風正烈,各市舶司還有少數海船因為交易耽擱了時間,還沒有向南方啟航,陛下可以立即派兩個中使去彼岸下詔,那麼到明年夏天,說不定王子安就能回到京城了。
趙頊這才下詔,以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判樞密使兼秦國公、觀文殿大學士等一大長串官職,讓黃和與章全忠為中使,去彼岸召王巨回來。
都是最頂級的官員,但別當真,如文彥博,他身上揹負的頂級職官比王巨還要多上好幾個。
兩個中使迅速南下,但很快京城又有了一些傳言。
五十萬軍民去了西北戰場,死了二十餘萬,有陝西的百姓,以及陝西的保捷、蕃兵,少量的河東百姓,還有許多是來自京城地區,或者洛陽、應天等京畿地區的禁兵。
活著的戰士,立即透過郵驛司給家人報平安。
然而死掉的戰士,則沒有任何音訊了。
這也包括了來自京城的三四萬士兵,如果不是王韶王巨,還能說什麼以和為貴,宋軍就是很弱的,因此不能打。但對比這兩人的戰績,這句話怎麼能說出口?
想一想死了這麼多軍民,什麼能力,也擋不住或扭轉輿論的議論了。
並且有許多官員對王巨是認可的,只是他們力量很小,不能幫助王巨。
但不妨礙他們的議論,因此韓韞在朝堂上的回答,便從他們嘴中傳了出去。
為什麼敗得這麼慘,就是沒有選好主帥。但宋朝沒有好的主將嗎?
有,並且有兩個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人物。但這兩個人呢?一個因為士大夫的排擠,連連被貶,氣急之下,患了背疽,聽說如今去世了。
還有一個被弄到海外彼岸了。
是誰弄的,百姓兒自己開始“人肉搜尋”了,於是一個個頂級士大夫的姓名出現在百姓的議論聲中。
特別是王巨罷廢市易法。
宋朝開封城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可能因為提出齊商稅,許多頂級權貴對王巨持著恨之入骨的想法,但中小商賈則十分感謝王巨的。
真相揭開,因此許多百姓自發地反思,就是碰了大長公主,又能怎麼的?
再說,王巨臨行前責問,如此隱蔽的訊息,文彥博與孫固是如何能查出來的,難道他們要一手遮天了嗎?
這種輿論隨著大敗的訊息同樣在迅速擴散中。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能會漸漸平息。但莫急,這事兒同樣沒有完……後面還有更精彩的好戲呢。(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