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

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按照宋律,走私了這麼多,是當斬的。

但張行觀用一種可憐的眼神看著孫固,心想,這個傻鱉是誰哪,看樣子官還不小。

不過臨來宋朝前,他們這一行就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包括可能會有人用這件事刁難。因此張行觀掃了孫固一眼後,從容說道:“陛下,是這樣的,去年沒有帶多少商貨進入市舶司,有兩個原因,前些年為了安置遷徙的百姓,還有應王公請求,給予各種支援,我們又造了很多船,這些都產生了大量花費,因此暴力式地開採珍貴木材、珊瑚、香料。但開始遷徙百姓了,就要為他們子孫後代著想,於是去年停止了開採。”

“另外就是應王公請求,讓我們去組織商船直接去大食進行交易,以便換回大量金銀。聽王公說,會有大用場,甚至會使宋朝變得無比的繁榮。宋朝是主,彼岸是輔,宋朝是母,彼岸是子。宋朝越繁榮,也利於彼岸的繁榮。”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況且王巨經常對大家灌輸他的“新經濟想法”。

這些海商遷徙百姓,並不是想在百姓身上斂財的,利潤是來自貿易,無論種植業、養殖業、漁業、畜牧業、加工業、香料玉石業,只能利用船隻運到宋朝來,才能賺到錢。

宋朝這邊有錢的人越多,他們的出產才會賣得越快,價格也會賣得越高。

別要問大食、天竺諸國或者倭國,這些國家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及宋朝的貿易量。

張行觀繼續說下去:“於是我們將主要的商貿用船裝到大食那邊出售,所以嘛……陛下,你看這張海圖。”

最早完善的大海圖是王巨憑藉記憶繪畫的。

但別當真,誤差太大了。甚至許多很大的島嶼王巨都沒有畫進去。

不過後來各艘船隻根據不斷地較正著這張海圖,各島嶼與各海岸線漸漸變得準確起來。至少大多數海岸線可以當成參考了。

這只是各張海圖的一張,還有許多具體某些地形的海圖。但沒有必要帶過來了。

海圖圖底是細絹,很大。非是在莊重的早朝大殿,於是趙頊讓張行觀直接擱在地上攤開。

大夥一起看著海圖。

海圖的東側到達了後世紐西蘭島,但彼岸的那兩塊龐大的大陸並不在這張海圖上。

然而西側到達的地方更遙遠,幾乎囊括了大半個歐洲。

這是各個海客從大食那邊弄來的各張歐洲地圖,再進行拼湊,成了一張整體的“大半球”地圖。因此在它上面不但標註了大食、大半歐洲的疆域,還有遼國、高麗與倭國,以及宋朝的疆域。

也就是幾乎近九成文明比較發達的地區全部標註在這張地圖上了。

“陛下請看這個細長的灣口。在它的西北部則是唐朝人所稱呼的大秦諸國,實際上有很多國家,包括大食等國家,這些國家多用金銀鑄幣,當成貨幣。原先我朝各個海商多隻是抵達南海諸國,罕有船隻真正去大食交易。受王公所託,我們才正式打通了與彼岸的貿易。”

俺們不是走私了,一是暫停開採,二是運到大食那邊交易了,為什麼交易。是準備給宋朝提供大量金銀的!

孫固氣樂了,厲聲說:“當真?陛下,請準臣責查此案。”

這能查嗎?

略略一查。就能找出n條證據了。

王巨走出來,同樣厲聲道:“孫公,就是私商又如何,別忘記了,當年大旱之時,是誰花去無數錢帛,將一船船糧食運到北方,這些年他們資助了多少錢帛糧食!說來說去,不就是為了錢吧。但這個賬。你不會算啦!”

“孫卿,你退下。王卿,你也退下。”趙頊說道。

但十幾名海客都有些騷動。他們不顧這裡是延和殿,兩邊站著的都是宋朝最頂級的大臣,上面還有一個皇帝,開始交頭接耳。

趙頊想了想說:“諸卿,遠來辛苦,朕就在宮中備宴,權當替諸卿洗塵吧。”

其實早幾年趙頊就派人暗中調查過了。

這些去彼岸的海客數量有好幾百人,多是泉州一帶的商賈。它就是王巨去泉州的好處,總的說現在宋朝對戶籍管理很不嚴格,因此讓王巨鑽了空子,派人暗中做了手腳,於是就有了趙頊打聽到的情報。

這些商賈很早就在經營海上貿易了,一開始多是拼船去海外的。

這個拼船同樣要去官府登記註冊。

然而規定是規定,有幾個人認真遵守呢。

甚至許多船隻出海或歸來,根本就不去官府登記,否則就要抽解了。

而這些人又久在海外,所以各州官府也不大清楚他們的情況。

後來王巨到了泉州,大約是因為王安石的市易法,逼得王巨交出燒酒作坊,又將竹紙作坊一怒之下,便賣給了高家,然後才有了開發彼岸的念頭。正好那些商賈手中也完成了原始財富的積累,於是一支以延州十商戶為主體的龐大船隊,開始開發彼岸。

開始時可能象王巨所說的那樣,主要是為了財富而去的,然而隨著遷徙百姓增加,這些商戶活動重心從宋朝轉移到彼岸了。他們幾乎也將家人遷徙過去,而留在內陸的,只是各個管事、經濟人或者僕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