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可以愚弄的,大多數議論聲對文彥博不利,但還有一些人堅持認為是王臣使的苦肉計,其中韓韞在裡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後打聽之下,韓韞以前種種也浮出水面,因此也有了一些彈劾,僅是一個門客,這幾個彈劾無關痛癢,不過是趙頊順便問一問。
其實趙頊召王巨進宮,還是因為王巨太安靜了。
王巨答道:“陛下,臣家中是養了一些侍從與傔客。”
這太正常了,朝廷還刻意給高官發放豢養傔客的費用呢。
“臣南下時,幾個傔客多帶到南方,後來各自有各自的任務,有的去了海外尋找礦藏,還有延州幾個商戶也成立了一支船隊,臣同樣在裡面投放了一些契股。陛下,非是與國內百姓爭利,不礙朝廷制度吧。”
“不礙,不礙,不過王卿,你們幾家手中有多少船隻?”趙頊忍著笑問,對於這個,他真的很好奇哎。
“陛下,不少。”
“究竟多少?”
“很多。”
“究竟幾多?”
王鉅額頭冒冷汗,這是你做皇帝關心的嗎?
“百艘以上。”
“嘖嘖。”
“陛下,但那些收入,都讓臣投到南方軍費當中了。”
“私商啊……私商。”趙頊終於呵呵樂了起來,因為他感到抓住了王巨把柄,你們幾家船隊也參與走私了。
“這個,這個,陛下,沒辦法啊,因為我脅迫,這些年,那些海客幾乎將大部分盈利捐助出來,不配合他們,必然會被排擠出去。”但這個話題沒辦法繼續下去了,王巨扭回正題道:“臣回京前,又將幾個傔客留在雲南路,配合章質夫。”
“嗯。”
其實說開了也無所謂,不就是走了一年私嗎,況且以前那些海商捐助了多少錢帛,主動地交納了多少稅務?
而且王巨在中間參了一腳,大傢伙心中都是清楚的,只不過不知道王巨究竟有多少船隻罷了。
現在王巨主動的“坦白從寬”,反而讓趙頊感到滿意。不過究竟這個百艘以上,是上多少哉?不行,看來朕得讓姑姑探探這小子的究竟。
王巨自然不知道趙頊將主意打到趙念奴身上了,繼續說道:“至於韓韞,則另有用途,當初是為了燒酒作坊,後來捐給了朝廷,但韓韞還負責著另一件事,就是收購賀蘭硯,此舉可能會成功,可能會失敗,若是成功,將會使朝廷能輕鬆地擊敗西夏。”
這也是瞞不了的,如果朝廷認真查,一查就查出來了,因此王巨大大方方地將它公開。
“成嗎?”
“不知道,可能會成吧,畢竟西夏經濟太弱小了。至於那些彈劾,我只說一句,臣未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對了,說到韓韞,臣想說一件事。”
“說。”
“小者是臣,大者是陛下,想要做事,就必須要用人,用好人。決策正確,再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事情就能做好了。就象章質夫與章子厚,質夫長在軍事,子厚長在政治。將章子厚放在西北邊陲,統領數十萬大軍,平滅西夏強敵,未免太過勉強,然而換章質夫來,則沒有任何問題。但將章質夫放在中書,處理國家千機萬務,也有些勉強,但換章子厚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趙頊未置是否,這兩人與王巨關係太密切了。
“再如薛向……”
“薛向?”趙頊立即變得不高興了。(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