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思考了許久,否決了燕達的提議。如果來得更早些,還差不多,現在來得有點晚了。
他寫信請求熊本率部進入雅州,在雅州集結三軍,派人打聽情報,然後自雅州兵進大理建昌府、善巨府,也就是忽必烈兵進大理的那條道。
這裡地勢較高,特別是在正月裡,這裡氣溫也比較低。
這個無妨,熊本率領來的蕃騎最怕的是熱,而不是冷,同樣,這裡的海撥也難不倒熊本手中一萬蕃騎。
不過想要用兵順利,必須得摸清楚這一帶的詳細情報,包括天氣地形,各個部族的強弱,因此對於熊本來說,時間還是很緊張。
然後又寫信,對燕達說了利害關係,讓他自己想辦法,將北面各部解決掉,真不行,一些較為偏遠的部族就主動放過去。
兩封信送走,黃驊又說道:“楊家估計快不行了。”
失去了烏蠻支援,高家能動用的兵力少了很多。而且王巨前兩年瘋狂地買馬,許多馬就是從楊家手中交易過來的,也為楊家積累了更多的錢帛,以及更多的人脈。
高家打著誅滅逆賊旗號起兵後,楊家立即從謀統府與善巨郡調來大批軍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高家力量還是比楊家強大的,並且王巨只佔領了東川郡與東川郡,餘下的地區還有許多支援段氏的烏蠻人。
他們不知道高家同樣有著野心,只看到段氏幾乎滿門被屠了,於是紛紛起兵響應支援高家。
而且楊義貞又走錯了一步路,他將三軍率領出來,主動東下,於牟州與高智升軍隊決一勝負,這裡是高家的地盤了。因此一役下來,楊義貞三軍慘敗,撤向大理府,如今正在大理府東部地區與高智升的軍隊對峙。雙方正調動更多的兵力,準備一決雌雄。不過看上去。楊家一方前景不是很妙。如果這一戰再敗的話,楊家便再無挽救餘地了,不符合王巨的作戰目標。
王巨想了想說:“我再通知章子厚。讓他出兵金齒百夷吧。”
金齒百夷分析得比較廣泛,包括大理與交趾交界地區。甚至後來的西雙版納、中緬交界處,以及寮國泰國北部。大理才建國時,永昌府保山)以西猛興古、猛興威、猛興色、猛艮四個大部族聯合起來,建立了一個撟賞彌國,被大理平定後,于越賧成立了一個軟化府,後改名為騰衝府。史書上所說的越賧馬就是現在的騰衝馬。
不過王巨所說的金齒百夷只是指大理與交趾交界處的一些部族。
這些部族同樣十分兇悍,正好有許多部族被高升泰召喚。出動了大量援兵,去援高升泰。
宋軍好從容乘虛而入,然後均分田地,收買人心了。
黃驊眼神中有些疑問。
章惇一邊安頓百姓,一邊與和斌用兵長山哀牢部。
確實交趾南部地區太單薄了,這次宋朝是直接治理,而非是羈縻,如果長山不拿下來,後患無窮。
然而新的情況出現了。
隨著交趾漸漸安定,一部分交趾百姓從其他地區又逃了回來。
這個王巨沒有下狠手。章惇也沒有下狠手了,畢竟經過遷徙後,他們佔的比例下降。成了“少數民族”。
然而交趾自建國時百姓就久經征戰,性格剽悍,才開始回來時小心翼翼,看到中原來的百姓純善後,大多數交趾百姓還是很喜歡的,與善人為鄰總比與惡人為鄰要好。
不過有的人看到這情況後,開始膽大妄為,殺人抄掠,官府來剿滅。又迅速逃到山林裡,有幾夥人越聚集規模越大。章惇又將兵力主要置於長山。因此向王巨發出請求,於是王巨將廣南境內的駐守兵力調了過去。正在圍殺這些反抗的交趾百姓。
大軍就在交趾境內,並且多在交趾西北部地區,這裡山高林茂,容易躲藏,百姓本身又比較獷野,因此離大理很近,但這個兵力不易抽調。
王巨說道:“無妨,長山那邊先放下來,他們危害不大,大理這邊才是關健。”
這也是一個解決辦法。
當然非是黃驊膽大質疑,而是王巨時常鼓勵手下提出他們的疑問,這樣,自己這才完善自己的想法。
那麼就得要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