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成本太高昂了,除了茶馬交易,其他的交易盈利多不大。”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不要小看了廣南,廣南在歷史上很落後,但經過王巨推動,已經在迅速改變。並且廣南有珠江,有大海。
一個大海在中國歷史上真正造福的國家只是南宋。
南宋海外貿易最發達的是泉州,這裡人口太密集了,為了生存,只好向其他方向發展,向海外遷徙,就包括對面那個大島上後來所說的原住民,實際八成非是原住民,而是福建遷徙的後代。南海島嶼各島上的華人八成也是福建路百姓的後裔。他們替南海各島國帶去了文明、經濟,而非是戰爭,遭遇卻很慘。這是王巨對南海各土著施狠手主要原因。
另外泉州從唐朝時造船業就十分發達,因此從船舶製造到維修保養,再到各個交易的商品,都有成熟的配套實施。貿易又是以輕便的奢侈品為主,不在乎些許運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泉州市舶司一直凌駕於杭州與廣州之上。
但經過王巨推動,馬上海外貿易就會變成以普用的民用品為主,這時候大運河與珠江威力就能發揮了。
也就是早晚杭州與廣州的市舶司規模會比泉州大。
但這條珠江,只能使廣南西路中東部受益,即便西部地區,也要從陸地運輸了。一旦改成陸地運輸,在這時候運費無疑會十分高昂的。況且是大理!
或者是馬,王巨都組建了兩萬多騎兵,未來用得著這麼多騎兵嗎?也養不起啊。一旦大理平定後,騎兵數量會裁減近半,裁減下來的馬,多交給民用了。一旦化成民用。一匹馬能賣多少錢?
馬道堵死,餘下的交易,除了極少數奢侈品。盈利皆不會有很多了。
除非發展旅遊業,從自杞開始。一路風景瑰麗,讓人難以想像,並且還多是原生態風景。
但在這時代發展旅遊業?
所以呂何讓認為王巨想將廣南那一套政策搬過來,恐怕未必能成功。
“東良兄,你多慮了,其實我讓你帶著諸管事過來,其用意,是互補有無。當然,也能替我斂出一些錢帛,供我用度之。同時讓他們與外界接觸,便於開化。一旦開化,即便他們自己也能做到自給自足。再說,廣南西路我有時間治理,在大理,我還能有多少時間?戰爭結束,陛下就會下詔,召我回京。我想的主要是穩定。朝廷能治理這方土地就可以了。”
想要將這裡變得更好,真的很難。
其實還有一個方法的……但那樣,除非王巨在這裡呆上五年時間。
想到這裡。王巨忽然擰起眉頭,說:“紫川,將地圖拿過來。”
王紫川將地圖拿過來,王巨伏在上面看,看了半天道:“不行啊,而且上游又不能通航。”
“凡是大江大河上游皆不易通航。”
“我是說這條河啊。”
呂何讓順著王巨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後滴汗了……
不過王巨還是很心動,這個意義有多重要,作為一個穿越者。豈能不清楚?於是他又重新寫了一篇奏章,說了大理必然拿下。不過即便拿下,最初之時。必然會有一些部族叛亂,不知朝廷有何打算?或是讓他的官職從廣南換成大理的官職,或者請一個文武雙全之大臣過來交接。那麼這個大臣會比交趾的人選還要挑剔,所以王巨推薦了章楶,並且說除了章楶,沒有第二人可以勝任。但等章楶在這裡治理四五年,一切安定下來後,後面的人選就不用那麼挑剔了,只要擇一良臣來主持即可。
奏疏送向京城。
石城郡漸漸安定,戰爭是避免不了的,不過都是小範圍的戰爭,不用王巨操神了。
姚麟從彌勒部返回,問道:“少保,那隻黃鸝為何沒有動靜?”
“所以他才是最可能接近黃鸝的黃鸝。”王巨說了一句彎彎繞繞的話,又說道:“他如此能沉住氣,不如嚇他一嚇。”
隨後姚麟出兵落蒙部、羅伽部。
嚇出來了。
高智升讓兒子高升泰作為使者,親自來到石城郡,面見王巨。
王巨讓高升泰坐下,高升泰問道:“少保,意欲染指我們大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