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635章 抽解

第635章 抽解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只是這樣一來,王巨手中的財力會更緊張。

“各地豪強漠視朝廷威嚴,各行其事,如同獨立王國一般,朝廷政令不暢,所以這種情況練兵,練得不好,反而是讓這些豪強們尾大不掉。這兩個問題都很嚴重,所以我思來想去,只有一個方法才能解決。”

“什麼方法?”

“你馬上去邕州就知道了,對了,現在第一要任,是先行將前方各個堡堡關卡建設起來,雖說交趾這次損失也比較慘重,而且南方又與占城交惡,不過他們終是一個國家,有好幾萬甲士。”

“王少保,這個也困難啊,這時候那來的勞力?”

“勞力的事,我也替你們安排好了,你與和總管放心地考察各個險要的關口吧。”

“那是什麼方法?”

“到了邕州你就知道了,”王巨又說了一遍。

以燕達的性子,未必樂意,不過讓燕達慢慢地想其輕重,總要有一個取捨,這邊的重,那邊的輕,燕達最後也就能同意了。

燕達帶著一肚子疑問離開。

王巨則伏在桌子上寫第二道疏奏。

這個疏奏與軍事無關,說的則是木棉司與市舶司。

棉花價格現在跌得更厲害,一斤皮棉僅在二百文左右,其實這還是高價,直到皮棉一斤三到五十文錢,那才能走進千家萬戶。不過跌到那份上,還要很長時光,畢竟現要棉花只有在南方種植,才漸漸蔓延到五嶺之北,離長江流域還很遠,就不要說北方了,這有一個棉種進化過程。

雖然利潤下降,可是量起來了,因此木棉司去年的利潤幾乎達到了六百萬貫近收入。

所以王巨想不通,這些年賺的錢到哪裡去了?

其實也簡單,收入增加了,用兵就奢侈一點,器甲比以前更完備,獎勵與撫卹也更多了一些,基層的官員薪酬稍稍增加了一些。那麼國庫支出也就增加了。還有他那次以人為本的上書,朝廷從巴蜀調運不少糧食到了東南,儘管讓東南許多百姓得活,但那次調運又花了不少錢。

宗室子弟越來越多,他們全部圈養著,內庫有錢了,待遇略略上調,內庫支出也就增加了。

擠一擠,一年就會餘下不少錢,鬆一鬆,一年就會多開支不少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王巨不在朝堂之上,所以不大清楚。

當然了,宋朝的財政情況,從今年起,可以說基本好轉了,那怕又有了旱災降臨。

王巨說的就是這個木棉。

先說的不是木棉,而是糧食。人口越來越多了,儘管王安石發起農田水利法,使得許多百姓得以養活,不過北方的良田終是有限,而且北方糧食產量很低。

越往後越是缺糧,朝廷如今靠東南供給,可是東南百姓增漲的速度更快。因此必須將視線轉移到嶺南,隨著遷徙的百姓多起來,這些百姓在替朝廷種植棉花時,自己也種植了大量的水稻。

雖然現在遷徙規模不及從前,不過還有一些百姓湧向南方求生。而且說不定朝廷得到交趾,如果有一能臣治理交趾,哪裡才是魚米之鄉,莊稼可以一年三熟。

但想將糧食調到北方不易的,至少不能從靈渠慢慢向北方輾轉,那樣消耗太大了。因此朝廷可以從海路想辦法。

現在不是沒船,而是市舶使可恨的抽解。

糧食也是商品,如果是販賣性質,從廣南調糧,市舶司來抽解了,十分之一,到了密州或杭州解除安裝時又抽解了,十分之一,如果交給商人,他們又要交納十分之一的抽解了。實際每石稻米,廣南與北方存在著巨大的差價,以京城計算,每石差價二百五十文左右,以其他地區差價,則是在二百文左右。

如果不存在著這個抽解,有些海船從廣州裝糧裝貨,抵達杭州或者密州,然後將南貨與糧食卸下來出售,然後再將北貨帶到南方,雖然利潤低,不過在船沒有滿載的情況下,順帶著,還是有海商樂意運一些糧食去北方的。甚至朝廷可以就各地糧食差價,比如北方糧價高的時候,利用賦稅或購買的方式,將糧食順著廣南發達的水路,運到廣州港,再僱海船拉到北方,用以調控糧食價格,給百姓更多的生路。

然而因為存在著這個可恨的抽解,以及運費,損耗,還有到了市舶司港口並不是到達了目的地,還要透過車馬或河船運到銷售地點。這就幾乎沒有任何利潤存在了。

王巨還舉了一個例子,熙寧六年,王巨讓海商們替朝廷籌備糧食,也從嶺南籌集了一些糧食,然而裝載上船前,市舶司又抽解了十分之一。不過好在到了北方後,沒有那個市舶司抽解了。

這是救災糧哪,也要抽解。

所以這個問題望朝堂考慮一下。

再者就是這個抽解本身,非是糧食,其他商貨更是如此了,單項抽調看似不高,只有十分之一,然而將嶺南貨物順帶到了北方,實際是變相地交納了三成抽解。

因為為了逃避這個抽解,有的商人不願意這麼做了,或者在海上走私,不經過市舶司之手。

王巨希望朝廷採納他在泉州的做法,等於變相地將抽調率下降一半,但下降一半,必須達到一定金額,這也變相地刺激海商們湊貨,雖然抽解率下降,可量卻上來了,而且也打擊了因為走私所形成的一些悲劇事件,南北溝通有無,也利於各地經濟能得到發展。

不僅是糧食,還有木棉,王巨到了廣南後,發現這個木棉很悲催……(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