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良,不是丁壯,而是船。”王巨矯正道。
就象這次,若有更多的船,在密州最少就可以多帶走一倍以上的百姓。
然而沒有了,只好帶走一部分百姓。
但到明年就能更好一點,因為到了明年,又會有近百艘海船下水。而且這些船是指大型貨船,除了這些大貨船外,還有一些八櫓船、四櫓船與雙桅多槳船海戰船)陸續下水,這便是用來實施王巨那個北部灣海盜計劃用的。
除了那個計劃外,隨著移民增加,地盤擴大,也必須要有一些戰船在手裡。
除了船之外,還有一些大臣的動向。
現在這個移民漸漸引起更多的人關注,一旦進一步擴大數量,說不定連趙頊都會擔心。
但那麼大的地方,這點百姓是遠遠不夠的,不是二十幾萬百姓,最好是二百幾十萬戶,那才能勉強將許多區域圈下來。而且只能說是勉強,就象後世的大洋洲,地廣人稀,不僅多是沙漠戈壁地形,河流較少,還有那些白人不適合改造自然。儘管他們的工業技術十分發達,但在改造自然上,甚至還不及宋朝。且看現在的宋朝,將黃河約束起來,讓它一會兒北流,一會兒東流,以及東南的圍田圩田,南方的梯田、陂田、堰田,即便工業時代的西方人,都未必能做得到。
所以大量漢人遷徙過來,一旦改造起來,那就會容納更多的百姓。況且在大洋的真正彼岸,那麼廣大的地區,也更適合百姓居住,王巨當真不動心?
可趙頊會同意遷徙那麼多百姓過去嗎。大臣們會同意自己這麼做麼?
到了明年,再增加一百艘大型貨船,那麼一次性地就可以遷徙十幾萬百姓。相信也能有那麼多百姓願意去,畢竟經過數年發酵。導致更多的百姓對大洋彼岸不是懼怕,而是嚮往。
可今年是大災,明年若是一次性遷徙那麼多百姓,朝廷會怎麼看?
不要說種種好處。
若是找麻煩很是容易的,那便是海上的事故。王巨並不知道的是,這次就出了事故。
那麼多百姓,而且也要搶那邊的“春耕生產”,因此匆匆離開密州。結果在半路上一支船隊遇到了劇烈的颱風。儘管王巨對船舶質量要求很是嚴格,還是造成了四艘船沉沒。其實為了預防海上事故,船上還有大量用獸皮做成的粗糙救生圈以及皮划艇,又儘量順著海岸線航行,中間還設定了一些供給點與避風港,但在臺風停下後,仍有近千百姓沒有找到。
一個月後沒有再搜尋了,實際宣告這些百姓正式喪生。
當然,這個訊息回饋到王巨手中,那得明年春天了。
但除了這次事故外。以前儘量避開臺風高峰期,還是有事故發生,也確實死了一些人。
大災到來。餓死的百姓沒有多少人在乎,然而放在海難上,就會讓一些人做文章了。
所以如何儘量在朝廷不注意下,將更多的百姓遷徙走,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但還沒有後面一個問題嚴重。
王巨面對一些人可能到來的刁難,強硬地辭官。這件事讓文彥博十分丟臉,也讓王安石下不了臺。因此王巨到了泉州後,大家自發地將他遺忘。隨你怎麼做吧,只要按時上交稅賦。不將當地百姓逼得造反就行了。反正福建路,也非是宋朝核心區域。
所以這給了王巨一個安靜的環境。
然而兩年多下來了。無論王巨或者章楶皆到了調任的時間。
一旦調任,不管調到哪裡。那怕就在福建路,沒有市舶司之便,那麼遷徙百姓無疑會遇到很多困難。
所以王巨還要想辦法,儘量在泉州多呆上兩年,有了兩年時間,再加上船隻的增加,就可能多遷徙三四十萬百姓前去海外。
即便如此,百姓數量仍嫌少,不過那基本初具規模了。至少不象現在看上去很單薄。
“很難啊。”呂何讓嘆道。
“東良,還算好吧,這是在我朝,換作其他朝代,想都不能想,”王巨笑了笑說。
得從反面看,實際王巨這麼幹,很多確實是違規的。
呂何良也是呵呵一笑,因為想要做大事嘛,因此確實有很多困難,包括這個遷徙百姓的數量。不過做為個人,能生生創下這片基業,也是不易了。反正呂何良將這片基業看成了王巨個人財產,交給朝廷……幹嘛,那不是好事,是純找抽的。
甚至可以說,再拖上一年,王巨的實際財產能算是宋朝的首富。
他還好一點,特別是黃驊與韓韞,看到這個財富的增漲,再想到離開慶州時的困難,兩人就象做夢一般。
想到這裡,呂何讓說道:“子安,就算資助國家,那也要小心哪,如果沒有那一百萬貫,你現在說不定就能進入兩府了。”
“無妨,現在讓我進兩府,我也未必願意……”馬上看看王韶的下場,王巨又說道:“而且那些作坊就在大家眼皮子下面,確實礙眼。”
“對了,那三個作坊現在如何了?”
“竹紙作坊還是攤派了,只是數量不象陳襄定的那麼多,價格也略略提了一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