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遷徙到海外……這個真甘心麼?
不過適度的遷徙確實有很多好處,一是給這些百姓一份生機,畢竟多是貧困戶,但在海外,卻不存在任何土地問題。王巨教導得也好,這些海商確實做得不錯,那些海外遷民的信,他也看了,看上去一個個生活比原來的更好。
二是解決了部分土地壓力,減輕了兼併的惡化。
於是思來想去,便寫了詔書,詢問王巨。
大家不懂啊,只好問王巨了。
然而沒有想到王巨卻上了一篇長篇大論。
奏章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說災害。唐太宗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一個好的君臣皆重視百姓之,如劉備,他從新野撤離,還不忘帶著百姓,那怕這些百姓拖累了他撤離的速度。正是這個以人為本,以百姓為本,才使得劉備後者居上,成就了一番偉業。若不是他的對手太過強大,說不定都能恢復漢室江山。然後唐太宗說,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才成了千古一帝。
一個不重視百姓的君王肯定不是好君王,一個不重視百姓的大臣肯定不是好大臣。
別聽文彥博什麼與士大夫治天下,而非與百姓治天下。一旦這個理論成為國策,那麼宋朝必然象秦朝那樣,二世必亡。
因此這個大災當前,孰是能臣,孰是奸臣,一下子就甄別出來了。全心全意在救災百姓的大臣,而讓國家安定,這些大臣可以說個個都是忠臣良臣。而借這個大災,不是想著如何救災百姓,而是想著如何利用這個大災打壓政敵,這些臣子少用為妙。
並且王巨著重地說了一句,多少災民?
這是以百萬為單位計算的災民數量,一旦動盪,國還會是國嗎?
而且王巨非是變法派,最少與王安石很不對頭,所以說話有一定的權威。
趙頊看到這裡,他有些醒悟。
然後致命的殺著便來了。
王巨也不否認,天災到來了,大家當然警戒反省一下,以便做得更好。
不過上天無情,未必與人事有關。
至於乾旱澇災地震的原理,他在新著書中有了一些解釋。
王巨在張載家鄉橫渠招收了五十名聰明伶俐的學生,教導他們數學,實際就是數理化。
在他們幫助下,王巨終於完成了下一卷的數學書,說卷不妥了,準確地說分成了幾十卷,好幾部,數學分成了代數與幾何兩部分,相當於後世的初中水平,這很了不起了。
另外還有物理化學這一部分,但最頭痛的就是這一部分內容。
然後到了地理這一部分,包括大地是圓的,以太陽為中心在轉動,所以產生了四季。以及一部分地質學內容,包括暴風旱澇地震等災害產生的原理。
除了這四部書籍外,還有幾十部書籍,那便是王巨從大食那邊弄來的西方學說性的書籍,派人翻譯過來。
這些書還沒有出版,皆是手抄本。
王巨也在派人研發銅活字與排版技術,一旦這兩項技術成熟,書籍印刷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那麼這些書籍就可以正式印刷了。
那時王巨還會從西方那邊弄來一些它們的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印刷,以便讓大家借鑑大陸另一側的各種政治制度以及歷史變遷帶來的啟發。
現在將這些書籍獻上來,是證明不是他空想的,另一側也有一些學者,在這些“小道”上,提出了類似的學說,只不過仍達不上王巨的高度。
眼下還不能證明大地一定就是圓的,但在王巨這個學說支援下,海客們真的在遙遠的南方找到另一片大陸,也如同王巨所說的那樣,季節恰恰相反。
這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趙頊翻著這些“小道”書,王巨也說了它是小道,但趙頊有些苦笑。
當真它是小道嗎?(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