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到這份上了。
然後又說,夫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來,國家富強,將良卒精,因人主好戰不已,以致危亂者多。況今公私困竭,將愚卒懦,乃欲驅之塞外,以捕狡悍之寇,其無功必矣。
隨著又將李復圭、韓絳、郭逵與種諤數落了一頓。
今年是戰是和,王巨沒有發一言。現在去慶州,那叫臨危授命。
但也被司馬光數落了,說敵寇還不知在哪兒,王巨本人更未到慶州,便大肆徵掠糧草後勤,以至隴右大震,百姓驚惶失措,民不聊生。
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派使者通報西夏,重開互市歲賜,兩國和好,邊境自靜,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之上策也。
“這次真苦了老百姓,”王巨騎在馬上說道。
司馬光說的話只能聽一半,忘一半。
真如他所說的那樣,早就全國爆發大起義了。
但這次為了籌備王巨需要的糧草後勤,確實將許多百姓坑苦了。
特別是從京城調運的器甲與帳蓬等物資,那不是在鄭白渠等地區,離慶州還不算遠,從開封到三原,那得多少路程了。
所以在王巨的建議下,用了更運法。
上午由甲地廂軍與役夫運輸,到了乙地,乙地的廂軍與役夫立即接過來,繼續向西趕,在日落前送到丙地,丙地的廂軍與役夫繼續打著火把前進。下半夜前送到丁地,丁地再繼續。
不是這樣就結束了,這些物資不可能一批就運走的,得分好幾批。並且現在車子質量很成問題,就象那個車軸,這樣運法,能不壞麼?因此下餘的時間又要將這些壞掉的車子搶修,加在第二批物資裡繼續向西運送。不然這個時間如何能搶過來?
但這樣整,百姓能不苦麼?
章楶說道:“慈不掌兵哪。”
想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好草。如果糧草後勤不足,還能打好仗麼?
王巨默然。
章楶又說:“那個劉昌祚用得好,會是一個良將,不亞於種諤。”
王巨這才破顏綻笑,那是當然了,如今宋朝諸將當中,論綜合能力劉昌祚當為第一。即便拼勇猛,種諤也未必及劉昌祚。
“西夏人真可笑,居然派出三十萬兵馬,恐怕李元昊在世,也不敢統領三十萬兵馬。”章楶又說道。
別看兵馬多,但也要看什麼人帶。就象韓信與劉邦對話,皇上,你只能帶十萬兵馬,俺卻是多多益善。
超過十萬兵馬,皇上,你就帶不好了,到時候不是強大力量,反而會成為沉重的包袱。
“怎麼辦呢?他們十萬人前來我朝入侵,只會大敗,那麼只好用兵力堆了。”王巨笑道。
朝廷的各個大佬聽說是三十萬敵軍,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實際往後去,很可能西夏會經常性地出動三十萬兵馬作戰了。
王巨又說道:“就不知這次我們能將這三十萬兵馬打敗,他們下一回得出動多少兵力來入侵?”
章楶不由哈哈一樂。
這就是二人的信心。
但王巨隨後嘆惜了一句:“只可惜國家財政不健康。”
看如何勝,如果小勝那就罷了,如果大勝,宋朝今年的財政,便會成為最大的攔路虎。
“子安,你對王介甫變法是怎麼看的?”
“利弊參半。”王巨果斷地說。
就象馬上推出的免役法,王巨還是很推崇的,可王安石又加了一個寬剩錢。
你能說不是在斂財麼?豈能不讓人抓話柄麼?
三原縣城門便到了。
劉昌祚與王君萬二人遠遠地就迎了過來,劉昌祚大聲道:“王知州,沒想到啊沒想到。”
他知道王巨非是一個喜歡拍馬屁的人,因此也沒有施禮,以及恭維的動作,只是眼神裡閃過無限的歡喜……(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