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一口氣說完,垂首拱立。
文彥博肅聲道:“王巨,依你之意,當戰?”
“文公,下官非是想戰,那天在待漏院與範純仁辨得很清楚,如今國家經濟困窘,至少今明兩年不當開起戰事。可我們不想開起戰事,不意味著不備戰。如趙公奏摺裡所寫的那樣,不還綏州必戰。還了綏州,還會必戰,西夏必趁嵬名山一萬餘帳無處存身混亂之時,趁機出兵,攻打青澗城等處,一雪大順城之恥。能佔則佔,不能佔則挫我軍士氣鋒銳,一雪大順城之恥,我朝又敗,求和怕戰計程車大夫會更多。那麼以後是戰是和對西夏都有利了。所以我的想法是不想立即開起戰事,但不可不備戰!”
“如今何策?”趙頊問。
“鞭長莫及,郭公既然很早就向朝廷提出此正商於地六百里,應當有所防備吧。但不管防不防備,朝廷備戰吧。”王巨道。
必須要打了,然而王巨換了一個說法,不是我想打,而是西夏逼得要打了。
王巨說完後,又掃視了大傢伙一眼。
有的大佬還是很認同的,不過王巨視線掃到司馬光時,看到司馬光眼中出現濃濃的厭惡神情。
請相信,司馬光絕對不是漢奸。
權謀術錯了嗎,試問沒有權術,那個大臣能上位,但那一個大臣不想上位?
打壓政敵錯了嗎,在官場上混,難道想學東郭先生與那個養蛇的農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少在司馬光心中,他是一直認為俺是為了大宋好的。
而且在司馬光心中,王巨確實就是大宋以後的禍害,國賊,小人。
王巨偷機取巧的說法,同樣瞞不過司馬光,並且增加了他的痛恨。
“此人,是一個大麻煩……”王巨心想。
這兩人是水與火了……
不過王巨擔心的他接下來的事。
實際綏州沒有趙頊想的嚴重,大約郭逵有備吧。
萬一郭逵沒備,綏州必失,那也沒有關係,雖失掉綏州,可說不定能讓更多計程車大夫清醒,放棄綏靖心態,反倒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部分士大夫繼續自己糊弄自己,織一個大宋和平的夢……但趙頊的夢不是這個夢!
王巨擔心的是他自己。
他主持軍器監,大肆裁減,裁減官匠沒關係,不過接下來裁減的不是工匠,而是官員。
整個軍器監合併了幾十個局、作、院、所,原來這些局作院所置了許多使、副使、都監、監押以及其他名堂的差官,還有大量的堂吏,官吏多達一千多人!
當然,這是朝廷的機構,必須有差官領首。
然而現在這些機構不是做事的,而是成為安置權貴子弟的場所,所以安排了很多莫明其明的官員來到這些機構,於是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本來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了,經過王巨裁減後,只有五庫六院,那麼就變成了十個和尚取水,更吃不到水了。
王巨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發生的,肯定要大肆裁減,這就是所謂的節流。
但到了這一步時不那麼好裁減的,不要看這些差官官職小,但都是權貴,他們的祖上能追述到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光翰、潘美等人,甚至還有楊業、李繼隆這些人的後代,高曹兩家子弟。
增置沒關係,一旦減裁,那個官員願意下,不僅這些官員本身就有著背景,他們身後還有許多有勢力的父母長輩!
講人心,比自心。
就象自己現在就考慮二妹的嫁妝,為何,還不是想二妹在夫家得到尊重?
或如自己讓三弟讀書,不說考一個進士吧,最少考一個舉人,得到一個功名,以後會有一個好前途。
一旦裁減了那麼多官吏,要命的這些官吏背景不象是鄭白渠,許多人都有深厚的背景,會有多大的麻煩?
會有很多麻煩不說,若是有人在背後搗一下鬼,王巨就休想能下了臺!
那麼司馬光會不會對自己來一個小小的四兩撥千斤呢?
想到這裡,王巨眼神一下子變得鋒利起來……(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