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夜妖帝甚至甘願做個陪襯,就像紅花陪綠葉一樣,守護著,沉默著——仔細斟酒洗杯,並且小心翼翼將兩杯清酒推向阡苡與洛清依面前。
其實阡苡察覺到了動靜。
過後,阡苡低頭一看,只是先觀望著,一邊回答說,“好酒倒是不曾有這嗜好,只是一時興起的趣味罷了。
說起來,阡苡本來知道人間有味是清歡,也知道酒肉穿腸過,詩書心中留。
但阡苡並非聖人不追求這些。
生平也不過是為了追求一二情投意合的朋友,並肩前行不離不棄闖蕩完這一輩。
——說起來,阡苡看的書多,倒是有幾分嚮往那書中提及的俠肝義膽。
並且阡苡看溪榆公主的故事書中,彷彿說得最多的是‘酒能解千愁,一醉方休’……所以,不知怎地,也覺得十分豪邁幹雲。”
“那阡苡便喝吧,‘不念君醉枉塵緣,朝花暮雨憶昔時’。”洛清依意味不明,但舉杯一敬,兀自先行飲下。
洛清依所言不假,若沒個由頭又何故藉著恭敬不如從命似的,半推半就的喝醉。但為何意味不明,想來因為這個‘君’字。
其實若是洛清依有意歌頌溪榆公主,倒也不是不可以用君字。
可是形容女子,尤其歌頌女子高風亮節什麼的,除了‘君’——問題是還有更加合適的稱呼。
不過以‘君’一字更顯莊重大方。
固而洛清依心思有待考究。畢竟,阡苡是清楚知道的,洛清依心有所屬,思慕的郎君便是白岙帝君甯宸。
“風雅,風雅……伊人醉臥為嬌娘,紅顏知己風情流,陽春飄雪花樹白,雲雨盡是秋水柔,”阡苡有樣學樣,也跟著附和了一句。
然而,問題就出來了,奚夜妖帝注意到——顯而易見洛清依沒有阡苡所說這方面的情——此事純屬阡苡留了這‘叛經離道’的意。
——洛清依聞言雖然看起來感慨萬千,實則遺憾無限。
自然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奚夜妖帝深知洛清依為人薄情寡義。
畢竟洛清依心悅白岙帝君,但無動於衷至此,甚至,洛清依為了保全尊榮,權衡之下,竟甘願成為替奚夜妖帝掃平障礙的旗子。
從洛清依選擇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那天——洛清依便知道即便是旗子,自己也是一顆與操縱者共同進退一起沉淪的命運。
因為洛清依有自知之明,所以奚夜妖帝操控起洛清依這顆旗子來得心應手。
換而言之,洛清依被當成旗子時,無論對內或者對外都是竭盡所能不留餘地。
如此一來,確實只能證明洛清依至少自私自利,會審時度勢,這便是活生生的前例——洛清依雖然一直心悅白岙帝君,但就是寧可為了自己過得好,便毫不留情的咄咄逼人,甚至每次迎面直擊仙界時,洛清依竟一次都未曾以權謀私——事實證明,活生生先例而就擺放在面前,不容置喙。
而溪榆公主與洛清依二人關係雖好,但二人之間大多還是因為同僚照面,才有頻繁的交流——壓根不是因為洛清依熱情似火,喜歡與親戚走動。
目下的情況是奚夜妖帝篤定洛清依是為何意。
因為奚夜妖帝與洛清依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近親。
可謂‘萬水千山總是情’,還別說洛清依與奚夜妖帝自小便是近鄰——二人從出生便算得上相依相伴……
洛清依是什麼樣的習慣,可以說奚夜妖帝差不多一清楚,固而奚夜妖帝可以斷章取義——即便人心思變,但習慣是改變不了的。
或者說簡單一點,奚夜妖帝與洛清依能千百年間風雨共濟,其實壓根就不是初心不變,而是為謀而合,利益使然。
總歸千萬年來,彼此瞭解不可能只有一點一滴。
正是因為這樣,奚夜妖帝才會苦惱。
正如奚夜妖帝瞭解洛清依,但洛清依也同樣瞭解奚夜妖帝。
洛清依明知道奚夜妖帝多疑,但是為何非要任性的做些形跡可疑之事,招惹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