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了,”奚夜妖帝溫柔的應答了一聲。並沒有其他言語。
但阡苡意識到雖然奚夜妖帝心思弗猜叫人琢磨不透,但想來奚夜妖帝必定是在懷疑方才那鳳凰故影了。
世有鳳凰,但不知齊狀。
不過世人對鳳凰的爭論從來沒有停論過——人們竊竊私語說,鳳凰是春華秋實之神,真身乃是一五彩神鳥,並且出現時會給帶來吉祥如意,另外身邊伴有五彩祥雲。
而鳳凰身體大如山河城池,所過之處皆是生機勃勃……
其實關於鳳凰的傳言不多,傳到至今為止更是寥寥無幾,沒什麼好說的。
但正是因為這份神秘,所以鳳凰才被世人記住。
然而,既然如此合該眾口一詞才對。但是沒辦法,另外有一派人說的是,鳳凰不死神鳥——原本世間本沒有鳳凰……
鳳凰的初始是兩隻神鳥,一為鳳鳥是雄,二為凰鳥是雌,後來不知怎麼的,兩隻鳥突然置身在烈火中,似乎是天劫——然後才有的浴火重生一說,便是鳳凰涅盤。
問題是,涅盤過後,兩隻神鳥便合二為一了,因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代價就是犧牲,反正不知道是哪隻神鳥死了,或者說其實是合併在一起就對了,後被稱為鳳凰。
而鳳與凰在烈火中焚化了自己五彩的羽毛,變成了徒有其型的鳥裝,並且其身上金黃閃爍,其實是熊熊烈火在燃燒。
然而綜上所述,都是真的。
鳳凰神位為‘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可先前卻只有雙神,鳳神與凰神。
固而完整的正解是——上古洪荒的神明,鳳鳥與凰鳥由盤古一半精魂的所化,使命是為托起太陽而生。
遙想,雙尊當時為託穩太陽不惜真身淬火不懼肉身被烈火燃燒殆盡——即便最後只剩兩個著火的元魄也仍未鬆懈,就是這樣的機緣巧合下——他們圍著太陽不斷盤旋因為速度太快而撞到一起,便合二為一浴火重生,且以炎陽之火為身,合併後得名‘鳳凰’。
而鳳與凰都有人型的化身,鳳鳥名翊,凰鳥名嶼……
但若此事真的想解釋清楚,便不得不提一個位神明。
那便是應龍……應龍與鳳凰同輩,化型成人的名為淵戈。
就是上古洪荒的鬥戰瞿宿應龍始天尊。其出生和紅蓮淬火鳳凰始天尊同理——可謂七魂八魄——昔年原始天尊盤古一斧頭劈開天地後用肉身苦苦支撐二者間距,直到天地分離越來越遠終於累了,倒地前特地留其七魂變成擎天之柱繼續代替他支撐天與地的距離,而八魄化成應龍、鳳凰兩位神明作為芸芸眾生的守護神。
——盤古曾經的呵氣其變成雲霧、兩隻眼睛變作太陽月亮,骨骼變成山川、皮肉變作黃土,毛髮變作植被,血液變作汩汩清流、智慧變成了芸芸眾生。過後應龍與鳳凰順天命托起日月,又專研出這世間的文明密碼陰陽,後來又在光明中發現五行。
但元始天尊盤古神開彌留在世間的八魄一半由應龍獨佔,剩下的鳳與凰各佔二魄。
應龍彷彿參與過鴻蒙時期的戰爭。那一戰之後三界人‘神’鬼三界逐漸明確。
當時的神不是正真意義的神,不過自封,本質也就是散仙。之後鳳凰與應龍死亡,後來,又經過人們野心勃勃的變革——所謂六界便赫然成立了。分為人畜鬼仙魔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而當時應龍神淵戈不僅是月亮神,還是夏花冬雪之神,亦還有戰神的名諱——但其實淵戈為了托起月亮而生。
應龍有翅,所以託得起月亮。真身原為黑色,之後因為長期盤踞月亮之上,所以通體被月光澄清,固,全身沾染了清幽晶瑩月光色,在加以長久被星辰輝映,所以後來通體閃爍流光熠熠。
還有。據說天上原本沒有星辰浩瀚——現在的星星都是應龍始天尊踞月時外殼被月亮凍碎而離體的鱗片。
那些鱗片因為能被主人牽引不曾掉落,也不曾離月亮周邊,長久下來又因吸收了月華之光變得閃閃發亮——後又應龍以月之華重生為自己新鱗,它們便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使命。
而此處為什麼要特地提到應龍始天尊呢。
因為日月同輝後,觸動了創世神盤古彌留在世間的光明密碼——陰與陽。
而陰與陽泛指頗多,從男女,再到性別;從黑白,再到光明與黑暗;從正反,再到勢不兩立;從水火不容再到道生萬物……
諸如此類太多,即便是探索到了現世也依舊值得人們精疲力盡的去專研與發現。
但一開始……可能也是天命使然,半點由不得人——為了使人類整個精神文明氣象一新所以由‘陰陽’為開端的思想,開始被分化明確,與‘冠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