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被雙方的教練和球員認為裁判是為了鼓勵球員在比賽剛開始進行更多的身體對抗。
而隨著比賽的時間進展得越來越深,裁判似乎是擔心場上球員們的心情會因為兩隊的分差而產生不平衡,簡單點說裁判可能是擔心雙方球員中的某一方會出現“輸球又輸人的”情況,即打不過你那就廢了你這類的危險性動作,
因此兩邊裁判的判罰尺度就因為這樣的原因而理所當然的變得更緊了。
而到了現在進行的加時賽裡,戴餘在過去的二十秒的時間被連吹兩次犯規,以及剛才對面的三號球員在防守肖鋒時採取了一個在正常的比賽時間裡大機率不會被吹罰犯規的動作也被主裁判給吹哨了。
剛才發生的種種跡象都表明裁判此時的吹罰尺度已經相對該變了。
對於雙發的教練和球員來講,吹罰尺度的該變並代表一定是壞事。
羅柯就打算趁著裁判比賽尺度變緊的這段時間裡好好地利用一下。
“待會兒記得向打啊!記住這一點。”
劉宏和他的四個隊友們從前場退回至後場時碰巧經過他們本隊的替補席。
因此羅柯也有機會在場邊順理成章地提醒了一下他的隊員們。
對方已經交換球權開始發球了。
對面一號後衛運球過半場後又雙叕叕地把自己手裡的籃球交到了他的三號隊友手上。
然後,三號剩餘的四名隊友也雙叕叕地把球場上的進攻空間替他們的三號隊友給拉開了。
這可把他們的對手給震驚到了。
“臥槽他們還來這樣的啊,對面的三號真的不累嗎?”
此刻站在場邊觀戰的羅柯都不由得佩服起對面三號球員的頑強意志力。
他的體能竟然強到了這個地步?
看到這一幕後羅柯比著手指大概算了算。
從第四節最後兩分鐘的比賽一直到現在已經打完一半的加時賽。
對方球隊已經三番五次,不,可能差不多有至少七八次的進攻回合都是把球交給他們的三號球員來打的。
從目前場上形勢看來……他們又要讓三號球員來一個一對一的單挑啦?
好在接下來的發生事情告訴羅柯至少這次進攻回合是他想多了。
三號球員只是在防守他的肖鋒面前來了一次假裝投籃的試探步,之後一號後衛透過溜底線的方式繞過徽陽中學這邊死纏著他的戴餘成功來到了三號球員身旁。
隨後持球的三號球員透過熟練的手遞手傳球再次把球還給一號隊友。
一號接球后沒有絲毫停歇!
因為當他從底線繞回到三號隊友身邊時,他和身旁三號的另一個隊友,準確點說就是他們的四號隊長也一齊移動到了三分線外。
羅柯這下看明白了。
對面的一號後衛和他們的四號隊長將要進行一次“久違”的擋拆配合。
之所以要在擋拆配合前面加一個“久違”兩字,是因為在羅柯的記憶中這貌似是對面的球隊在現在的加時賽中第一次使用類似於擋拆戰術這樣的需要至少兩個人進行的進攻戰術。
這才像一隻團隊型球隊嘛!
羅柯呵呵地笑了兩聲,不過兩秒以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對面的一號後衛和他的四號隊長使用一次近乎完美的切入傳球戰術。
羅柯無奈地舔舔嘴唇。
這也沒辦法。
擁有蓋帽技能的劉宏已經被對面的五號球員拉到底角去了。
因此,當他們的四號隊長移動到外線準備擋拆時,徽陽中學這邊和他們的四號隊長對位的王紫劍也不得不一起從籃下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