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革新,姐妹助力
暮春的日光從湘妃竹簾的縫隙間漏進來,在案頭織就金紅交錯的網。林桐將新折的幾枝桃花隨意插入白瓷瓶中,粉白花瓣簌簌輕顫,倒像是被驚動的蝶兒,帶著未褪的露水,在瓶底蕩開細碎的漣漪。她支著腮望向瓶花,穿堂風拂過窗欞,驚得簷下的鸚鵡撲稜稜振翅。昨日寶釵那句 “恰似困在繭中的蝶”,此刻竟與眼前的花枝纏繞在一起,在心底纏出絲絲縷縷的愁緒。
“姑娘,三姑娘打發翠墨來傳話,說秋爽齋新得了蒙要請姑娘去品鑒品鑒。”紫鵑一面收拾著散在榻上的書卷,一面輕聲提醒。林桐指尖劃過書頁間夾著的玉蘭書簽,忽想起前日探春相邀,心中微動:“快替我把那件天青色羅裙取來,再裝兩盒新制的玫瑰香露,咱們這就過去。”
沿著沁芳溪往秋爽齋去,道旁碧桃夭夭,海棠灼灼,粉白花瓣落了滿地。林桐踩著滿地胭脂似的花影,忽見池塘裡錦鯉銜著半片桃花,漾開一池碎金。遠處藕香榭的飛簷上,銅鈴被風一吹,發出清泠泠的聲響,倒像是誰在耳邊輕輕嘆息。
林桐方跨過秋爽齋的雕花門檻,便聽得裡頭傳來清脆的棋子落盤聲。只見李紈歪在湘妃榻上,手裡撥弄著掐絲琺琅護甲;迎春縮在軟榻一角,正給棋盤上的白玉棋子描金;惜春則倚著斑竹書架,狼毫筆蘸著松煙墨,在《落雨圖》上勾勒藕香榭的飛簷,墨跡未幹處洇開一片黛色。
“林姐姐來了!”探春從紫檀木書桌前立起,月白綾襖上的翠竹刺繡隨著動作輕晃,案頭攤開的《革新策錄》被穿堂風掀起邊角。她眼波流轉,伸手將散落的宣紙壓住,腕間翡翠鐲子撞出清泠聲響:“快些坐,我方才正與姐妹們說起新得的蒙頂甘露。”
眾人寒暄間,忽見竹簾微動,金累絲護甲輕叩門框發出細碎聲響。王夫人款步而入,家常髻上只斜簪一支點翠銀簪,月白綾裙掃過青磚地,帶起一縷龍腦香。
眾人趕忙起身請安,王夫人微微頷首示意眾人坐下,她目光掃過廳內,眼角細紋裡藏著經年的疲憊,薄唇抿成一線,倒比往日更添三分威嚴:“都不必拘禮了。今日叫你們來,是三丫頭有話要說。”說罷,眼神看向探春。
探春身姿端正地站起,神色恭謹,說道:“回太太的話,如今府裡進項漸少,開銷卻不見減。我尋思著,若不趁早想法子開源節流,只怕往後日子不好過......”她話音未落,迎春便攥著帕子小聲道:“三妹妹,老祖宗最講究規矩,這革新之事......”
“二姐姐!”探春急得跺腳,腕上的翡翠鐲子撞出清脆聲響,“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府裡坐吃山空?若再守著舊規矩,只怕連園子裡的丫頭們月錢都發不出了!”她轉頭望向林桐,目光裡帶著期許:“林姐姐素日最有見識,不知可有良策?”
惜春在一旁擱下筆,宣紙上未幹的墨痕在穿堂風裡微微暈染:“三姐姐但說無妨,我們聽你的便是。”
林桐撫著鬢邊茉莉,瞥見案上探春新寫的《革新策錄》,墨跡未幹的字跡力透紙背:“三妹妹所言極是,我豈有不支援的道理。這革新之舉,雖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總會尋得解決之道。”
探春感激地看了林桐一眼,說道:“林姐姐,你一向聰慧過人,我正想聽聽你的見解。”
林桐微微側頭,看向窗外簌簌飄落的海棠:“三妹妹,依我看這革新,可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著手。先從這節流來說,那些婆子們守著滿園子花草,卻任著玫瑰露白糟蹋,桂花蕊喂魚。若將園子分作幾處,包給她們打理,産出的香料、藥材按例分成,豈不比白拿月錢強?”
寶釵輕搖團扇,扇面上的折枝梅隨著動作輕顫:“林妹妹這話在理。就說稻香村的菜蔬,蘅蕪苑的香料,若能專人照料,多餘的賣到鋪子裡,也是進項。”
探春激動得手腕玉鐲叮當響,指著策錄上密密麻麻的批註道:“林姐姐,寶姐姐說的是,我也正有此意。這大觀園裡,光花草養護的婆子丫鬟就有不少,平日裡做事也沒個章程,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我想著,將這園子的各處劃分開來,承包給那些婆子丫鬟,讓她們負責各自區域的養護,這樣既能節省開支,又能提高她們的積極性。我早算過,單是園子裡的産出,若整治得當,每年便能省下上千兩銀子!”她忽地壓低聲音,“只是這物資進出,還需有個嚴整的規矩......”
“這有何難!”林桐取下鬢間的銀簪,在硯臺裡蘸了蘸墨,“立個‘物資登記簿’,一物一記,就像詩社記詩稿般仔細。
寶釵緊接著補充道:“除了登記,還得安排專人定期查驗,看誰還敢偷奸耍滑!”正說著,忽聽珠簾 “叮咚” 作響,王熙鳳一身月白窄袖長襖,斜簪著赤金點翠鳳釵,笑盈盈地跨進門檻:“喲!我來遲了,可別耽誤了姐妹們的要事?聽說三妹妹要對大觀園來一番革新,我這心裡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急急忙忙就趕過來了。”
探春連忙迎上去,拉著王熙鳳的手笑道:“璉二嫂子來得正好!我正愁不知從何下手呢。嫂子管家多年,經驗豐富,可得給我們出出主意。”王熙鳳捏了捏探春的臉,眼波流轉:“三妹妹,你這想法忒大膽!我也瞧著這府裡該變一變了只是那些老貨們,怕是要嚼舌根。”她忽地壓低聲音,“不過別怕,有我在呢!”
王夫人聽著眾人議論,手中佛珠撚得飛快,眉頭越皺越緊:“三丫頭,這革新雖好,可祖宗規矩哪能說改就改?”探春正要開口,林桐已捧著茶盞上前:“太太,咱們只在園子裡試行,若見了成效,再稟明外祖母也不遲。”王夫人望著林桐鬢邊晃動的珍珠,半晌才嘆道:“你們仔細著些,別鬧出事端來。若遇到難處,需及時告知我,切不可自行其是。還有那些個底下的人,心思各異,你們要拿捏好分寸,別讓他們鑽了空子。”
王熙鳳款步上前,嘴角噙著笑意,眼神靈動狡黠:“太太說得極是!有您在背後撐著,我們行事也更有底氣。您就把心放到肚子裡,我和三妹妹、林姑娘定會把革新之事辦得妥妥當當,絕不讓您失望!”
第二日,探春便將園子的婆子們聚在議事廳。那些婆子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疑慮。趙嬤嬤扯著嗓子嚷:“這不是折騰人嘛!”探春 “啪”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盞裡的水都濺了出來:“趙嬤嬤,您不是常說蘅蕪苑的杜若香最值錢?往後您只管用心打理,賣了銀子,三成歸您!做得好還有額外賞錢!”
王熙鳳倚著門框,手中的鎏金護甲敲得門板“噠噠”響:“大夥都聽好了,這革新可是上頭太太和老祖宗都點頭的事兒,誰要是敢偷懶耍滑,可別怪我手裡的板子不長眼。但要是做得好,賞錢自然也少不了你們的。”眾人一聽,頓時議論紛紛,有幾個眼尖的已開始盤算自己能管哪塊地。
在劃分園子承包區域時,林桐拿出精心繪制的大觀園地圖,上面清晰標註了各處花草樹木的種類、分佈,以及養護要點。她和探春、王熙鳳圍在一起,根據每個婆子丫鬟的特長和經驗仔細斟酌。比如,她留意到趙嬤嬤對花草習性十分熟悉,便把將種植名貴花卉的區域分給趙嬤嬤時,趙嬤嬤笑得合不攏嘴,滿臉褶子都舒展開來:“林姑娘、三姑娘真是心思細膩,這下我可得把那些花兒寶貝得緊!”王熙鳳在一旁笑著打趣:“趙嬤嬤,你可得好好幹,要是把這園子的花兒養好了,賞錢夠您買好幾件鮮亮的新衣裳!”
王熙鳳在一旁打趣道:“趙嬤嬤,您可得好好幹,要是把花兒養好了,賞錢夠您買好幾件鮮亮的新衣裳!”
物資登記制度推行初期,負責登記的小廝和丫鬟們手忙腳亂,差錯不斷。林桐親自到登記處,她照著現代的記賬法子,手把手地教他們用分類記賬法,還讓人制作了精緻的標簽和目錄。王熙鳳站在一旁,咬著帕子笑道:“林丫頭這腦子,比賬房先生還靈光!”正說著,忽聽得外頭吵嚷,原是趙姨娘院裡的管事嬤嬤嫌登記麻煩,想偷偷夾帶綢緞。王熙鳳冷笑一聲:“來呀!給我打二十板子,看誰還敢犯!”在幾人的齊心協力下,革新計劃順利推進,登記工作漸漸步入正軌,賬目也變得清晰明瞭。
然而,隨著革新推進,一些守舊的管事暗中抵制,散佈謠言說革新沖撞了園子風水。林桐得知後,與探春、王熙鳳在長輩齊聚的宴席上據理力爭。探春從容不迫地展開賬本,條理清晰地說道:“自革新以來,花草養護成本降了兩成,香料、藥材售賣每月多進項二十兩銀子,池塘魚蝦供應府裡節省開支,多餘的拿去賣也有收益。這些實打實的好處,足以證明革新的益處,與風水並無關聯!”
王熙鳳見狀,適時起身,笑容滿面卻暗藏鋒芒:“老爺太太們,如今府裡的境況,革新已是箭在弦上。三妹妹和林丫頭的法子成效顯著,若還有人胡亂嚼舌根,傳些不實之言,也別怨我到時按規矩處置,還望老爺太太們定奪。”一番話有理有據,說得長輩們沉默不語,一時竟也挑不出錯處來。
為發展新産業,林桐借鑒現代營銷手段,提議舉辦一場 “大觀園好物展銷會”,邀請賈府的親朋好友以及城中的商賈前來。她親自設計製作精美的宣傳帖子,灑金宣紙上面詳細地介紹了大觀園産出的香料、藥材、特色手工藝品等。王熙鳳則憑借廣泛的人脈,邀請城中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前來。展銷會上,丫鬟們現場展示精湛的制香、刺繡技藝,引得賓客們贊嘆不已,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王熙鳳累得香汗淋漓,卻笑得眉眼彎彎:“林丫頭,你這主意可真是絕了,往後咱們賈府怕是要日進鬥金了。”
在三人的齊心協力下,革新計劃順利推進,大觀園煥然一新。稻香村的婆子們哼著小曲運送新鮮菜蔬,蘅蕪苑飄出的香料香氣引得路人駐足。林桐站在瀟湘館前,望著園子裡忙碌而充滿生機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遠處,探春和王熙鳳手挽著手走來,三人相視一笑,笑聲清脆悅耳,驚起一樹棲鴉,撲稜稜地飛向霞光滿天的天際,彷彿也在為這變革的勝利而歡呼。